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八幅图 > 第七章 误会皇帝说气话

第七章 误会皇帝说气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皇帝也曾听到过黄棣任地方官时拔除旱魃,为民折阳寿以求降雨这件事情,当然以前只是耳闻。今天听到黄棣的诉说,心中也算是坐实了。皇帝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为自己能有这样一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士大夫而感到欣慰。皇帝抬眼望着正襟危坐,一身傲然风骨的黄棣,看着曾经让他深陷其中的双瞳,此时此刻却没有以前那种让人略带恐惧的感觉了,反而还感到一丝的柔和与温暖。这种情况现在反而还好理解,当时在考场黄棣由于是邂逅皇帝,因为双方之间互不熟悉,都心存疑虑,他这双有特异功能的重瞳,必然显现的全是惊恐和疑虑,也定会把这种情愫传递到对方身上。而现在,两人之间知根知底,互敬互爱,互相信赖,这正印证了“眼睛是心灵窗户”的这句至理名言,当然感受到的全是柔和与温暖了。“这真是一双让人着迷的眼睛啊!也许他真能了却我的心愿。”

皇帝在心里暗自思忖着,端起酒杯,君臣间不免又是一阵互相的推杯换盏,你来我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皇帝又一次端起酒杯,看着在座的各位大臣,示意大家都端起酒杯。众大臣心领神会,赶快放下筷子,斟满酒,端起杯,毕恭毕敬,倾听皇帝的训示。只听皇帝说道:“众位爱卿,相信你们都听说过黄爱卿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以前也只是耳闻。”

不等众大臣和黄棣的随声附和和谦让,皇帝环顾四周后,把眼光又落到黄棣身上,对着他说道:“今天听你这么一说,也可以算是眼见为实了。”

大家一听,这不是在表扬黄棣吗?赶快上啊!这些大臣是何等聪明之人,赶紧都把酒杯举向黄棣,要向他表示祝贺。黄棣也几欲张口,想借此说些谦辞,要谢主隆恩,要表达一下对各位重臣多年来对自己的提携与帮助的感激之情。但还没有等到大家的想法付诸行动,却见皇帝摆了摆手,明显示意大家不要站起来,不要“轻举妄动”,更不要随便发表意见、随意敬酒。大家明白皇帝的手势后也只得作罢,静听皇帝明示。只听皇帝突然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我心中有一件藏了多年的心事,也可以说是我毕生的愿望,由于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能胜任,所以一直没有成行,更没有得到实现。”

众大臣一听皇帝这啰里啰嗦,前言不搭后语,词不达意一大堆,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啊?心里都不免紧张起来。伴君如伴虎啊!众人各自寻思,现在整个国家真正是国富民强,人民安康,只有边关几个小毛贼还在那乱蹦跶,估计也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只要天朝一鼓作气,用七分力气就可以荡平“黄天荡”了。在这样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下,皇帝您还有什么愿望没有实现呢?难道是......大家心中不由猜测起来,这皇帝肚子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啊?也许皇帝故意这样说,就是在变相指责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失职,没有尽责吗?难道皇帝瞧不上我们了?难道又要像前朝一样出演一场“杯酒释兵权”的把戏吗?一想到这里,所有大臣身体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心中犹如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起来。其中一个胆大心细的重臣斗胆开口说:“吾皇万岁,听君王如此一说,让我们这些做臣子的真是羞愧难当。”

说完,不管皇帝示意他不要再说话的表情,还是恭恭敬敬站起来,向皇帝深鞠一躬,然后一饮而尽干了手里酒杯里斟了好久的酒。其他人见此情景,也慌不迭的纷纷站起身,依次向皇帝鞠躬敬酒,然后也是把手中的酒一饮而尽。看大家喝完酒后,这位大臣面向皇帝接着说道:“当官不为君解忧,不如回家卖红薯。”

这位重臣是一般最急着说话的人,但相对来说,也是最会说话的人。否则,也不可能这么长时间在这关键岗位把持这么久时间。你看此时他把“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俗语,只改动了三个字,就让听话对象改变了身份,还反客为主,变相“将”了一“君”!这位大臣接着说道:“老臣在这关键岗位一晃也快二十年了,年岁也已到七十岁了,故人言,人生七十古来稀。”

这位老臣说到此处,反而还自己把自己所感动了,眼睛有点湿润。皇帝一看这种情况,反而不阻拦大家了,平心静气,和颜悦色让他一吐为快,一任众大臣痛痛快快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而其余的几位大臣,此时内心的想法却各有千秋。与这位大臣关系要好,又是儿女亲家的两位官员此时却是心急如焚,深怕他说出惹皇帝不高兴的话来,招致祸端。有时还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家知道,古代可是要株连九族的。而另三位关系平淡的大臣则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反而有一种“坐山观虎斗”,不是,准确来说应是“坐山观龙-虎斗”的心态。心想,好啊!说的越多,问的越多,表达的越多越好呢!这样也省得我们再询问,趁此把我们心中的疑惑也帮我们解开,让我们可提前想好对策啊!不然,我们在询问时,万一说错一句话,还会招致杀身之祸也不一定。现在有人替我们代劳多好!只要生儿育女,吃饭穿衣的事不劳你,其他事你看着办吧!这皇帝肚子里买的什么药可真难猜啊!我们就有劳你这位千年不倒翁的三朝元老了!大家看到人心难测了吗?而还有一位曾经是这位大臣的老部下,而现在又是他的死对头的官员的想法就更有些离谱了。他也是在心底“鼓励”他以前的老师的:“放心说,说的越多越好,越离谱越好,越错越好。”

还有更离谱的:“最好能说出被砍头的话才好,或者被赶快撤职,最起码调离。这样,这个位置的下一任人选不就是我了吗?”想到这,这位最年轻,曾经被这位重臣培养多少年的官员甚至都有些急不可耐了,唯恐天下不乱了。就在大家这样各怀想法之时,黄棣倒稳坐钓鱼台,因为从他的预感中,明显感觉到这些大臣们有可能误会皇帝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