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生活下去,是需要能量的。除了身体上的能量,还有就是内心的能量。而身体的能量,更多的,是听从内心的能量。所以,内心的能量就如同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也可以说是信仰。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是积极或颓废,多半是受内心的能量所影响。嗯,而内心的能量又可以简单地分为正能量和负能量。到底哪一种能量比较好?也许,大部分人都觉得肯定是正能量好。但,万物存在自有其存在的道理,没有什么好或不好,只是看其是否适合自己而已。正能量积极向上,有利于万物的成长。而负能量含蓄静待,也同样有其“休养生息”的意义。不是什么东西都是越多越好的,凡事都有度,在度里,才是好的。超过了那个度,再好的,也会变成糟糕的。就像正能量,在度里的正能量才可以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而超过度的正能量,会很容易变成狂妄自大,盲目乐观。同样的,哪怕是负能量,只要保持在一个正常的度里,它同样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很多的伤感而美丽的诗词、情歌、文章等,都产生于正常度里的负能量。它可以让人的心自然地表达出自己不安的情绪,犹如可被静谧的夜与梦走心地安慰,这是好的。但,一旦超过了那个度,负能量就很容易让人厌世、极度压抑、甚至产生不能自控的暴力倾向等。这两种能量就如同两个不同性格的孩子,不能说哪一个是好孩子,哪一个是坏孩子,关键是看自己怎么去理解它们,以及怎么去和它们相处。人普遍都喜欢比较美好的东西,所以正能量是被最多人宠爱的。但,也有很多人是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的,所以会选择宠爱负能量。于是,现实中就有了喜欢正能量的人和讨厌正能量的人。喜欢正能量的会不断表达正能量的话,讨厌正能量的则会不断打击正能量,推出“毒鸡汤”,来维护负能量的名誉。这,是没有对错的。毕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三观,属于自己的人生经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那种非常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那种情绪非常低落的负能量。只能说,没有好或坏,只有适合与不适合。选择适合自己的能量才是最好的。于我个人而言,两种能量最好都要拥有。而在力量的分配上,正能量占70%,负能量占30%比较妥当。人既要对未来有期待,有动力,也要对过去有感受,有情感的抒发。类似于“张弛有度”,不能太绝对。既有前面的路,也要有背后的安慰以及支撑。我喜欢正能量,但不是那种高谈阔论般的“我一定要……我一定可以……”的那种强烈打鸡血正能量,而是从当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哪怕只是一点点的那种纯纯而简单的正能量。我也喜欢负能量,但不是那种消极厌世、极度压抑或充满暴力倾向的负能量,而是能从当下或过去中提取出一些温暖的感觉来安慰自己内心的温柔负能量。所以,我喜欢写从当下感受到正能量的东东,也喜欢写安慰自己内心的歌。其实,很多人都喜欢听伤感的情歌……那是因为,歌中的情感像极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负能量……因此,会产生共鸣。嗯,如果没有负能量,那么所有的歌都会是那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歌曲。那么,这个世界又会是怎样的世界?嗯,会是“你不是真正的快乐”的那种世界,表面上嘻嘻哈哈,积极向上,其实内心的情绪都跌到低谷了,却还要装出开心到爆的笑容,彷如小丑。当然,当下很多人就已经有这种感觉了。但,最起码,负能量可以带来安慰。有时候一个人伤心,最能安慰的,不是正能量的那种“加油!你可以挺过去的!一切都会好的!”
,而是负能量的那种“想哭就哭吧,把心里的难受都哭出来,我陪你一起”。所以啊,好好与这两种能量相处,生活才会过得舒服。至于那个度如何把握,嗯,只能靠自己了。毕竟,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呀,没有谁是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今天看了一部邓超主演的电影《银河补习班》,嗯,还可以。这部电影很长,快两个半小时。在这部电影刚上映时,口碑两极分化,所以票房不是很高。口碑好的,说看了很催泪,很感动,并赞赏其中男主角的教育方式。口碑差的,说看了逻辑不对,男主角对自己儿子的教育就是经常打鸡血,自己却没有真正做到正能量什么的,以及对男主角的教育方式产生怀疑,带着儿子请假半个月去旅游,回来考试后的成绩竟然能从班级垫底上升到全年级第六十五名,说这很瞎扯什么的。嗯,别人的评论是别人的评论,我不对他们的评论作出评论,我只表达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感觉。说真的,这部电影有笑点,但比较少且细微,同样有泪点,但我没有流泪,就是鼻子酸了,应该说还差点什么,可能是剧情安排上抓不住那个泪点,在我刚要被感动时,泪点就被带过了。当然,泪点低的人早就流泪了。虽然我没有被感动到流泪,但,这部电影还是挺值得一看的。电影中的那位父亲是一位可怜的父亲,活得很卑微,但却又很坚强,于黑暗中相信自己所相信的,爱自己所爱的,并且努力地付出。那种正能量感染了我,把黑暗留给自己,把光留给自己爱的人。他也不是没脾气,有脾气的时候骂了儿子,他会后悔,会去跟儿子道歉,并且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学着当爸爸,自己也会犯错。我觉得,这种态度真的很适合家长。不能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就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哪怕知道自己做错了也不会跟孩子道歉,觉得这是天经地义。嗯,这种态度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心。还有,他对自己儿子的那种信任以及关怀和包容,都很感染人。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是说说的,不是哄的,是真的相信。而那种来自家长的信任,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但,很多家长都不信任自己的孩子,经常在别人面前批评自己孩子的缺点,其实,这很伤孩子的自尊心,会对其成长造成心理阴影。儿子考低分了,他也从不打骂,也不会逼迫,更不会打击儿子的自尊心,只会包容他,会想办法帮助他,帮他建立自信心,引导他去追求自己心中的喜欢。这些,对一个孩子来说,真的非常重要。不过,这在现实中太少见了,所以很多人会觉得这只是痴人说梦。还有,他对应试教育的质疑。个人觉得嘛,他说得也很有道理,话的内容省略,我很懒,不想写。关于学习,要有兴趣,才能起到一个好的效果。不感兴趣而被动地学习,努力那么多年,就为了分数,为了考上好大学,这太践踏学习的意义了。学习,是为了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以及让身心全面发展。如果学习只是为了一个好分数,那么当出到社会之后呢?那种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才是被企业所看重的,不是当初成绩好,就能一直享受荣誉,没有强的能力,终究会被淘汰。电影中的儿子角色,我也觉得不错。至少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少年成长中的心理变化都演绎出来了。哪怕是到长大之后的片尾,儿子也对父亲道歉,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学着当儿子。嗯,都是能引起思考的。这部电影片尾也标明了,是献给父亲,也是送给孩子的。无论是哪个角度,都可以思考。当家长的,要思考对待孩子的方式。当子女的,也要理解家长的想法。虽然这部电影不能让我又笑又泪,但却能让我思考很多,嗯,在我心中,也算是一部好电影。当中的正能量,也通过观看,分给了我一点点。good,是我喜欢的配方,虽然有点强烈打鸡血的味道。努力的意义,是要在有方向,有目标的状态下才会呈现出来,而不是随意。我的正能量带给我希望,我的负能量让我窝心,然后,人生就顺其自然地继续着。继续着自己的路,继续着自己的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没有什么是白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