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1805 > 第四六零章 被错过的时代

第四六零章 被错过的时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锐为首的工匠们,听着朱靖垣的提醒和建议,心中憋了大半年的遗憾也基本消散了。

  确认朱靖垣本人并不觉得相关的研究是浪费,心中的担忧也就基本没有了。

  听到朱靖垣说到预警机,李锐瞬间就意识到了什么:

  “运输机和无线电台探测?将无线电探测设备装到运输机上,就是殿下说的预警机?

  “这确实是很好的设想。

  “无线电探测的距离,理论上是无限的,但地球表面是弯曲的,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无法从地平线以下返回接收器。

  “所以实际上的最大探测距离仍然是地平线,也就是理论上的目视最远距离边界线。

  “想要探测的更远,就要把探测设备安装的尽可能高。

  “所以舰载探测设备都要装在最高的舰桥顶上甚至桅杆顶部。

  “可是舰桥和桅杆再高,也不可能比飞机飞得高。

  “把探测设备装到飞机上,就能探测到数百公里远的物体了。

  “但这不就是侦察机吗?

  “军械部其实已经在尝试设计,以轰炸机和战斗机为载体的无线电探测侦察机了……

  “与殿下的设想的不同之处,只是没有使用运输机为载体。

  “殿下想要以运输机为载体……

  “是为了安装更大型的探测设备?”

  朱靖垣听了李锐这番话直接笑了。

  自己刚刚大致提了一嘴名字和用到的东西,李锐就基本理解了自己的设想。

  朱靖垣不怕工匠有想法,就怕他们没想法:

  “对,我所说的预警机,本质上就是一种更大型和更专业的侦察机。

  “要用运输机为载体,就是要安装主力舰级别的大型探测设备,以及大型通讯设备。

  “把探测设备搬上飞机,只要飞机非得足够高,离理论上探测距离能够提高到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

  “但是大家肯定也知道,那只是理论上的效果。

  “实际上能探测多远,除了与高度相关之外,还是要看探测设备的功率和精度。

  “想要提高发射功率,想要提高处理能力,提升十几的精度,肯定要把设备本身和天线做的更大、更重。

  “想要搭载更大、更重的探测设备和天线,那就只能用更大的飞机了。

  “然后,除了侦察功能之外,更重要的还是通讯和智慧能力。

  “更高功率,更高精度,探测距离更远的设备,更高效率和更多通道的通讯设备,装在同一架运输机上,在战场和阵地的上空盘旋飞行。

  “持续在战场和阵地上空持续飞行,通过少数几架同类飞机更换工作,始终保持至少有一架在空中警戒值班,全天候监视周围数百上千公里的状态。

  “同时与作战指挥中心保持直接沟通,与所有飞机、舰艇、地面战车保持通讯。

  “提前发现数百上千公里之外的敌人后,配合指挥中心协调指挥海面、陆地、空中的所有战斗单位迎击敌人。

  “我认为,实现这种效果之后,这种飞机就不能算是普通侦察机了。

  “所以我准备称之为预警机。”

  李锐为首的工匠们听到这里就陆续露出了恍然的表情:

  “这就是在侦察机的基础上,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这的确不能算是侦察机了,单独称为预警机确实非常合适。

  “有了这种在空中全天候值班,持续监视周围数百公里的飞机,敌人的舰船和飞机也就没有机会突然闯到我们的舰队身边了。

  “所以……有了这种飞机的话……那航母……”

  李锐念叨到这里,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我们已经有了无线电探测设备,可以在夜间引导飞机和火炮以及导弹,再设计出这种专用的预警飞机,那航母还需要战列舰护航吗?”

  李锐为首的现场的几个工匠,都是大明最顶级的核心工匠,还都是军械部的。

  大明最新的科技发展状态,大明最新的军备革新和探索计划,就是他们直接经手的。

  关键是,他们大多跟着李锐和汪莱一起,跟朱靖垣直接交流过很多次了。

  所以他们都知道,按照朱靖垣的设想,战列舰早晚是要被淘汰的。

  未来的海军舰队,是单纯以航母为中心的。

  除了朱靖垣的直接解释,这些工匠自己也会思考,战列舰到底是怎么淘汰的。

  今天讨论到预警机,他们马上就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能够提前几百公里发现战列舰,那战列舰也就没有机会靠近航母了。

  朱靖垣听到这里,脸上再次露出了一丝忍不住的微笑。

  但是朱靖垣却没有直接回应李锐的询问,而是反问另外的问题:

  “导弹研究进度怎么样了?”

  李锐马上暂时抛开了没有得到回答的问题:

  “地面的导弹测试,在距离上已经能打到一百五十公里了。

  “主要问题还是精度,导弹做小了精度有限,做大了很难装在驱逐舰上。

  “目前勉强可以用于打击地面城市,暂时还很难实现对舰作战。”

  朱靖垣听了再次点头:

  “导弹方面的研究,未来还是有这样几个方向。

  “首先是战略导弹,打击距离越远越好,投掷重量越大越好。

  “追求一击致命,用于摧毁敌人的城市、要塞、基地,以及大规模杀伤人口。

  “然后是战术导弹,这里面类型就很多了,包括地对地,地对舰,舰对舰,舰对地。

  “相当于各类火炮的替代品,但是射程更远,精度更高。

  “最后是防空导弹,包括地对空、舰对空、空对空。

  “专门用于应对敌人的飞机,以及可能存在的敌人的战略导弹。

  “无论哪一种,都是精度越高越好。

  “所以重点还是精度。

  “不过相对而言,对空导弹的精度要求最高,战略导弹的要低一些。

  “单就舰载和地面的对地、对舰导弹而言,能够将重量控制在三吨以内,射程达到四十公里左右,对战列舰规模的目标命中率达到五成以上,就可以准备列装了。

  “要做到这个程度,估计需要多久?”

  李锐心中稍微评估了一下:

  “关键还是要看无线电探测和引导设备的研究进度。

  “属下个人判断……可能需要三到五年……”

  朱靖垣轻轻吐了口气:

  “三到五年啊,那根据这种武器修改的新战舰建成,也可能需要三年。

  “就算是现在就修改图纸,预留空间,等设备研发完成之后直接安装。

  “在安装测试之后,大规模的列装海军,并最终形成战斗力,也仍然需要时间。

  “可能需要七到八年,甚至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舰队导弹化……

  “到那个时候,无线电探测设备还能再升级一轮,预警机和制导炸弹以及近炸引信也该基本成熟并且实用化了,喷气式舰载和预警机也该上舰并实用化了。

  “这些设备搭配起来,将会是新一轮的海军革命,也是一场全面的军事革命。

  “我觉得可以称之为命中率革命、打击距离革命,以及速度革命。

  “制导武器会将命中率会从不到一成直接提升到五成以上。

  “将作战距离到十几公里提升到几百公里,从视野以内扩展到海平面以外。

  “飞机的飞行速度也会从现在的几百公里提升到一千公里,甚至音速以上。

  “武器装备层面的颠覆式变化,将会导致作战方式的颠覆式变化。

  “就像传统陆军的战斗方式,从使用滑膛枪的线列步兵转变成线膛枪散兵一样重大。

  “到了那个时候,一艘航母的作战能力,可能会超过现在的十艘航母。

  “航母编队出海的时候,也可以真的不带战列舰护航了。

  “只不过,我们既然有战列舰,就可以给战列舰插上导弹继续用。

  “汪莱不在这里……回头我跟他说,可以开始规划设计导弹巡洋舰了。

  “后续建设的战列舰和巡洋舰上,可以预留相关的安装改造空间了……”

  朱靖垣说的这些东西,具体到单件设备上,李锐为首的工匠们都知道。

  军械部、皇室财团、大明航空都在进行相关研究。

  有些是朱靖垣直接提出来安排下去的,也有不少是工匠们自己设想出来,提交了申请获得了朱靖垣直接许可并赞赏的。

  朱靖垣现在描述的,是这些东西组合起来的效果。

  工匠们在脑海中畅想这个画面的时候,李锐似乎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殿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未来的情况应该会如您预料的那样。

  “再过十年左右,这些设备都将逐步成熟,军队的作战方式再次颠覆式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大明现在的武器装备,相比世界大战时代,已经发生了一次颠覆了。

  “相当于世界大战是一个时代,现在是一个时代,十年后又是一个时代了。

  “如果未来的十年时间里,大明和世界上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列装的这些主力装备,都没有实际应用就被……跳过去了?”

  朱靖垣听到这个说法也是稍微一愣。

  仔细一想,好像确实是这样。

  对比前世的话,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到了十九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爆发,直接跑步进入冷战时代了。

  具体来说的话,像是螺旋桨战斗机这种装备,直接没有大规模用于战争就淘汰了。

  当然,前提是,未来十几年真的没有大规模偶战争发生。

  喷气式战斗机完全普及列装,螺旋桨战斗机全面退出战斗机序列,也是需要时间的。

  朱靖垣想到这里,微笑着看向李锐:

  “李工是觉得遗憾吗?”

  李锐下意识的摇头:

  “倒也不能说是遗憾,就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怎么说呢……绷紧了神经努力攻关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结果最后完全没用上。

  “所以觉得心里面空落落的,以至于有点疲惫……”

  朱靖垣觉得这话稍微有点熟悉。

  李锐之前觉得有了喷气式发动机,之前的螺旋桨飞机就白研究了。

  但是这次说出来的感觉,跟之前又有了明显的差异。

  朱靖垣隐约觉得,自己可能误解了什么:

  “疲惫?累了就休息啊……

  “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我就没有要求工匠们加过班吧……

  “至于说没用上也不算准确。

  “没有直接用于大规模战争,但是在日常的训练和执勤中可是用上了的。

  “从世界大战停战开始算,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一个时代的更替,其实也不算短了。”

  李锐连忙摇头解释说:

  “殿下恕罪,属下没有抱怨的意思,应该说是感慨……

  “以前的工匠,普通的工匠,绝对不会有我的这些经历。”

  朱靖垣听了笑着摇头,轻轻拍了拍李锐的肩膀:

  “我知道你们这些年很累,我也大概明白你们为什么感觉累了。

  “在我直接干预科研相关的事务之前,工匠们开发某种新设备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吧:

  “原理研究的工匠,发现了某种新的理论,或者实现了某种新的技术效果,或者是用户那边在使用中总结经验形成了某种新的设想。

  “工程方面的工匠,就围绕这种新理论或者技术或者设想,设计出实用化的设备。

  “比如,最初的战列舰主炮是没有炮塔的,海军方面意识到了炮塔的作用之后,于是就找军器司的工匠们设计出了炮塔。

  “然后舰船司的工匠们在原有战舰图纸的基础上,把外露的主炮改成炮塔式的。

  “就算是设计一艘新的战舰,战舰上的绝大部分组成部分都是现成的。

  “通常只会修改少部分有新技术和新要求的部分。

  “我直接参与之后,主要的研发攻关任务就陆续发生了变化。

  “比如我我当初要求的新锐高速战列舰的项目。

  “我要求将舰体的形态完全重新设计,我要求舰体水下部分要有新的线型,要有方形艉和球鼻艏,这都要去计算和模拟验证。

  “我要求设计新式战列舰,要有足够功率的蒸汽轮机,你们去攻关大规模蒸汽轮机。

  “我要求不能用燃煤锅炉了,要有足够功率的锅炉,你们去攻关大型的小水管燃油锅炉。

  “我们提出了新的装甲配方,相关的工匠去做实验验证。

  “我提出了新的装甲布置方式,还有新的防雷方案,还有新的硬被帽风帽穿甲弹。

  “我要求有更高标准的舰炮,有工匠去专门攻关舰炮。

  “后来发现我提出的舰炮指标无法实现,我又要求工匠们去攻关生产舰炮的钢材,因此引出了电渣重熔技术的攻关。

  “也就是说,整个战舰的绝大部分都是全新的。

  “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个部分需要去专门研究,需要专门实验验证。

  “这两种科研方式,难度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

  “相关工匠的工作强度当然也不是一个级别的。

  “习惯了以前的工作方式,现在肯定会感觉疲惫。

  “就算是完全不加班也会觉得累。

  “就像小作坊的熟练工匠,就算是已经习惯了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但是上了生产线之后干十个小时都可能会感觉非常累。

  “因为工作强度差太远了……

  “大家感觉累是应该的。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想要实现各种新技术,就是需要去攻关和研究。

  “这种累,这种持续的累,才能产出足够多的革命性的新技术。

  “我能够做的,就是为大家提供尽可能稳定优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就像我一直要求的,要给生产线工人高于普通工人的工钱。

  “让工人们觉得这么辛苦是值得的。

  “但是问题在于,诸位大工们与普通产线工人还是不同的。

  “作为高学历的知识分子,我觉得诸位的人生追求,应该不只是过的更好,不只是赚到更多的金钱,享受更好的吃穿用度。

  “应该有很大一部分追求是人生的价值。

  “到现在大家发现,持续辛苦研究了很久的东西,可能不会直接产生效果就要淘汰了。

  “所以就心中就忽然感觉格外的疲惫和颓废。

  “就算是知道,这些研究是必要的,以后也是有用的。

  “只要没有发挥预想的效果,就仍然可能会产生一丝失落的情绪……

  “我觉得,诸位能有这种失落和挫败的情绪,说明诸位都是真正有责任心和理想的,不是只知道赚钱和享受的俗人。

  “所以我同时觉得,大家在感到失落的同时,也应该会感到满足吧?

  “在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根本还没有实际的体验过,一个时代就已经离开了。

  “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只有诸位和我,只有实际参与到了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家,完整的经历了这个时代,留下了只属于我们的记忆。

  “所以,我们没必要遗憾,需要遗憾的是那些不知道的人……”

  李锐为首的工匠们,听着朱靖垣说了这么一大堆,都是慢慢的愣住了。

  大部分工匠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感觉不太舒服。

  有些工匠觉得是因为后续的新技术研发,让前面的工作的意义被消解了。

  现在听着朱靖垣这么解读,大家才意识到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心气太高了。

  是自我实现的这种高级需求没有得到完整的实现。

  听到朱靖垣最后的解释,工匠们的心情再次发生了变化。

  那种类似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超然于世的感觉,似乎也很不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