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红楼之补苍天 > 第315章:国丈出面

第315章:国丈出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主和派的朝臣大多是文职官员,这是很受皇帝喜爱和器重的一个群体——因为不掌武事,也就不会形成对皇权的真正威胁。  这些朝臣率先发难,纷纷说拓地千里可算是好事,但必须就此罢手,与鞑靼可以用赔偿茶、瓷器、绢帛等方式议和。至于与金人开战,那更是绝对不行的。  主战派的官将自然要予以驳斥,反击主和派的发言官员是卖国贼。两边争执得很激烈,皇帝轶正却犹如雕像一般,挑起了纷争之后就不再发言,只是面无表情地安坐。  因为没有了控制,两派官员的争执很快到达了白热化。主和派甚至不再提及拓地千里是功劳,而主战派更是叫嚣着要从榆林镇直接渡过黄河,向北继续继续进攻鞑靼,向东进击金人。理由看起来很充分,就是大成现在拥有的火器,已经超于那两方,而且得到了极佳的实战证明。  主和派的气焰看似暂时被打压下去,却有一人干脆地手持笏板,大步向皇帝轶正龙椅前面的御台走了两步。众人眼见这人近前,都暂且收住了声音。并不是众人敬服此人,而是因为多少有些畏惧他——当朝太师、二等承恩公、皇后的父亲,国丈李成白。  皇后李氏韵如,在轶正做皇子时是夫人级别。后来轶正的正妃去世,李韵如晋升为次妃,正妃等级空缺。  就在轶正即将展开夺宫、夺嫡的时候,李韵如先被扶正,做了他的正妃。看起来很巧合,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因为李韵如的父亲、兄弟们,肯定是得到了确定的信息,而明确地支持轶正,并运用手中的武将权利,为轶正如愿登基成功而立下大功。  目前,李氏尚在执掌武权的还有两人,分别是李韵如的哥哥,二等子爵、三品昭毅将军李文旺;李韵如的弟弟,三等侯爵、从二品定国将军李玫玖。再加上他们的父亲李成白,李氏集团可谓显赫。另外还有个要职人物,就是镇守号称平安州襄阳的,一等伯,从一品建威将军李成玉。  据说,他才真的是佐助轶正突袭、囚禁另外两个皇子的主要人物。也就是他,才使得李氏骤然显耀,并得以保持显耀。毕竟皇后李韵如品貌一般,此时年龄也长。而作为国戚的李氏一族,自然也会因此既受到皇帝的尊重,也同样会遭到权利的额外监视。  但李成玉先是有助轶正登基之功,又与王子腾极为相似,更还镇守重要的边地,这才是李氏之中最为重要的人。  也正因此,身在长安为官的李氏其他族人,才能够煊赫张扬。此时近前启奏的国丈李成白,就是心中怀着各样的心思。他首先是对皇帝轶正情感倾向的警惕,因为皇后李韵如也是四十出头的年纪,难以避免年老时色衰的尴尬处境。而贾元春以及另外几位妃嫔却在后宫的拔擢很快,目前已是贵妃级别,外戚李氏集团不得不予以警惕  轶正的后宫人数并不算多,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总还是有的。这些妃嫔毫无疑问,也作为了皇帝与各方势力拉拢与牵制的砝码。  妃子们的位号分别取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作为称呼和位次尊卑。很显然,身为贤德妃的贾元春,几乎就是皇后之位的继承人之一。  被委任为皇后,还要有外戚的支持。而贾氏原本就是官贵豪门。虽然前些年有了颓势,可近几年却有贾氏子弟贾璘,骤然飞腾起来。而且众人有眼就能看得出,有脑子就能想得出来,皇帝轶正非常看重贾璘。甚至,轶正对贾璘的这份看重,隐约从他中了解元、金陵夸街、高中榜眼等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对于李氏可能遭受的威胁,旁人先不必说,国丈李成白必要予以纠正与压制。眼下他近前几步,在安静的大殿内,躬身施礼后,挺身朗声说道:“微臣以为,明威将军非但不能予以奖赏拔擢,更应该严惩!”

他的这话说罢,大殿内立刻更是鸦雀无声。轶正仍然保持着沉默的姿态,看着御台下的国丈。  “明威将军当时以代天子巡边的便利,不顾两边达成的盟约,蛊惑并唆使边将妄用武力。先是杀灭数万鞑靼人,已经事实撕毁盟约,令我先背负了不义的名声;进而,其更是胆大妄为,亲自率众出关!”

李成白说过之后,虽然眼见皇帝仍然沉默,但见附和自己的朝臣纷纷投来赞许的眼神和手势,不禁更为激动。  漠然转身瞥了一眼同样沉默的贾璘,李成白接着大声说道:“据此,其虽有露布彰功,却非但不能恩宠丕显,更应交付御史台治罪!古来华夏以仁义布施天下,今有贾璘用狡酷背信毁约。战端由其肇始,我克复千里蛮荒之地又如何?大成再无安宁可知!万民流离可见,寰宇震动必然。其妄为得以加封于一身,却无故令纷乱四起。以微臣之见,应当立诛之!”

他的话说罢,主和派以及与他亲近的官员,立刻出声附和:  “果如太师所言!明威将军璘滥用武力,致使大成四面受敌,理应诛心、斩首”;  “鞑靼蓄势黄河北岸,金人已然骚动四周。大成不安,皆是明威将军一人之故”;  “连年雨旱、蝗灾等不断,百姓已是悲苦。再有明威将军挑动战端,百姓必是或悲戚从征,或流离家园。皆赖明威将军所赐,宜立诛不赦”……  他们的叫嚷声不断,主和派虽然不敢与国丈李成白过分争执,但总还是要与其他人吵嚷几句。  眼见不成体统,内阁首辅大学士,事实丞相,从一品的文官阮海来抬起右臂,在头上摆了摆。  众人眼见这个皇帝最为倚重的人出场,相继安静了下来。阮海来对皇帝轶正施礼后,出言说道:“明威将军遭受众人弹劾,应该允其略微辩解。”

轶正默然地点点头,贾璘近前施礼后朗声回道:“微臣代天子巡边,遭遇马贩人被鞑靼杀戮抢掠。边兵就此出关救护,鞑靼凶恶相继来攻。试问,这是谁人先撕毁了和约?大成近来有水旱灾患,鞑靼岂能幸免?正是他们寻机侵略,才有边地兵将愤然还击,并一举剿灭数万入境贼寇!”

李成白等人再要呵斥,首辅大学士阮海来神态严肃地摆手制止。  贾璘接着说道:“微臣侥幸得到天意与圣上恩庇,找到了火药的新配方,并据此研发改进了震天雷。又因得到回牒,所以逐杀逃敌,戡平边地。鞑靼凶顽,纠合大军回击。天兵神武,奋夺鄂尔多斯。又望黄河滔滔在前,更鼓余勇汹汹其后。汉人旗帜遍插南岸得千里之地,大成威势震慑蛮夷消远近腥膻。此何罪哉?!璘不敢贪功,却必为边地兵将勇陈嘉奖!”

殿内暂仍无声,贾璘顿了一下,再继续说道:“鞑靼凶恶,却有瓦剌窥伺。联合瓦剌以破鞑靼,于今正为便利。再说金人骚动,何时不有,岂是当下?!万民流离,何为家国死?朝堂喧嚣,应做振臂呼。微臣自觉卑屑无知,但却知大成本就处于不得不战之境地!”

贾璘的这话说罢,李成白的脸色被气得惨白。但要出言反驳,他又见到皇帝轶正的身子,在龙椅中略微动了动而暂且不敢做声。  “卿方才所言,说是万民宁肯流离,也不愿为家国奋死。却是为何?”

轶正缓缓地说道。  “因为饥馁!”

贾璘施礼回道。  李成白立刻发言呵斥:“大成遍布天恩,何来饥馁!”

“只在片刻之前,就有朝臣说连年雨旱及蝗虫等灾患。试问太师,若这些不能造成百姓缺粮而饥馁,难道万民都是吃草籽树皮石头香灰果腹吗?”

贾璘正色回道。  李成白眨巴了几下眼睛,下意识地收了收肚腩,暂时未语。贾璘转向皇帝轶正说道:“玉米相较米麦的亩产高得多,微臣敢请陛下推广种植!万民赖以仰慕天恩,蛮夷必是坐卧难安。大成开得千秋基业,陛下肇发万世太平!”

李成白等人再要反驳,但此时主战派的呼声先起,纷纷拜礼请求不断。  “焉知以新火药与震天雷,就能必胜鞑靼、金人!”

李成白的声音再次显现了出来,“瓦剌偏离万里,又怎知其必能逐击鞑靼?!榆林镇稍动,金人已是骚然。又焉知大成可以两面抵敌?!”

他这话再喊出来,皇帝轶正终于坐不住了。他略微轻咳两声,殿内顿时再次雅雀无声。  执事太监立刻高喊“退朝”,众朝臣尽都躬身。轶正的面前,立刻出现了那两柄掌扇。借此遮蔽,他起身走回后殿。  众朝臣致礼后,相继走出太极殿。可因为各自的观点不同,在从宫城走出,向着皇城内的办公区走去的时候,他们的纷争仍在持续。  眼见有人为此竟然要攘臂揎拳,首辅大学士阮海来立刻发声劝阻、制止:“诸位都请各回衙署,以细致处理公务为要!”

他的劝阻生效,众人各自朝着观点对立面的同僚怒哼、瞪眼之后,再走回公廨办公。  贾璘带着平和的神色,走进兵部衙署的时候,立刻受到了一众同僚的欢呼声。这些人既然身在武职,自然希望通过开战——尤其现在武力强于敌手,来获得晋升的机会。  逐一拱手还礼后,贾璘虽然没有什么确定的公务处置,却也坐下来稍歇。他的手边,立刻就有人端来一杯热茶。转头看去,他与对方都笑了。  这人正是跟随他前去边地的,书吏之一伍乐天。  “嘿嘿,明威将军不愧是文武全才,不仅处变不惊,更还陈述得清晰、振奋!”

伍乐天笑道,再拱了拱手。  贾璘还没作答,再有书吏于时中过来施礼。那三名历事监生孔明则、曹利达、严华,也都近前施礼。这几人因为参与边地事务有功,也都获得了不同的实职,自然对贾璘非常感恩。  和他们说着话,贾璘再见到苏璋笑着走来:“给明威将军请安。”

两人就此聊了一会儿,苏璋也先是道谢,说是升任了员外郎。贾璘祝贺之后,苏璋再笑嘻嘻地附耳说道:“据闻,托将军的福,在下或也还有拔擢呢。”

说罢,两人都是开心地大笑。正要再说些旁事,苏璋却先站了起来。贾璘扭头看去,见到掌事太监李忠肃然地走了进来。  见他神色严肃,贾璘觉得略有诧异。  “请将军跟随咱家走一趟。”

李忠拱手说罢,贾璘随即跟行。苏璋等人觉得或有不妙,各自不免担心起来。  进入宫城,李忠仍是不发一言。贾璘知道这是皇帝轶正可能有些恼怒,起码是心中颇为焦虑,才令李忠有这样的神态。  果然,在即将步入太极殿侧殿的时候,李忠终于忍不住,低声劝说道:“咱家并不敢多说什么,但只提醒将军,圣上龙体有些不适,请将军万务慎言。”

贾璘连忙略微拱手,致谢他的提示。  李忠看了看他,知道即便自己劝说了,这人也未必能够听取。只得叹口气,李忠先迈步走了进去。  殿内几尊熏炉散发着炭火的温暖,但因为面积阔大,各处又极为寂静,还是令人觉得寒意凛然。  拜礼后,贾璘肃立在侧。轶正略微轻咳两声,随即问道:“卿方才所言,似乎与前几日对陈有异。”

“微臣不敢。”

贾璘回道,“微臣虽然鲁钝,也能深切体会陛下希求天下安定之心。微臣已然言明,大敌暂不是鞑靼,我们对其用武,就是施以告诫。而金人因为霸居汉地已久,又因为学习了汉人文化,可以更得意地奴役汉民。可其蛮野愚昧之心,却是永不会变的。更因为他们部族人员总数少,也永远会像是恶狼那般,永远会对汉人残酷欺压。这才是大成最需要打击的敌人,也是必能战胜的敌人!”

轶正沉默了一会儿,缓缓问道:“这就是说,卿以为能够获得金人占据地区的汉人支持?”

贾璘立刻答道:“陛下圣明!微臣果有此意!”

再思索片刻,轶正接着问道:“卿欲何为呢?”

“洛阳东击金人以对抗;襄阳、南阳一带固守;榆林镇才得大胜,无论鞑靼还是金人,都不敢渡黄河来犯!请陛下允臣南去金陵,可北击金人于淮河沿线!”

贾璘施礼请道。  “我们以何理由,与金人开战?”

轶正这话问得犹豫,但眼神紧盯着贾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