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闹!朝廷选拔人才岂能因为相貌取人?”
随着崇祯的爆呵,太监宫女被吓了一跳,瞬间跪到一大片,也就是王承恩脑子还算活泛,赶紧说道:“陛下,朝廷官员选拔乃是国之大事,或许这宋献策真的是有碍瞻观不适合做官,不如召他一见,莫要冤枉了大臣。”
这时候也就是王承恩的话崇祯能听得进去,而且这话也确实在理,便点点头道:“嗯,一介布衣进宫就算了,在宫外寻个地方见上一见吧。”
王承恩赶紧退出去安排。 宋献策的行踪,早已被锦衣卫掌握,这里当然也有宋献策故意为之的原因。 不得不说,锦衣卫的办事效率极高,很快就安排好了一次见面。 见面的地点选在了京城的中档酒楼,此时宋献策正在沿街摆摊算命。 只见几名随从打扮的人来到摊位前对宋献策说道:“这位先生,我家主人想请先生帮忙算上一卦。”
这几人的出现早就在宋献策的预料之内,他做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这一刻,可中国高人总是喜欢故作高深。 只见宋献策手指摆弄几下,然后才智珠在握的说道:“几位,你们主人的命还需要算?还是请回吧。”
那几人看到宋献策这个样子,倒也不恼怒,而是又重复了一遍:“我家主人想请先生帮忙算上一卦。”
“贵不可言,算无可算。请几位将这句话代为转达。”
几名随从相互交换了眼神,其中一人快速跑回酒楼将宋献策的话转达了过去。 崇祯听罢,却是笑着说道:“贵不可言,算无可算?这宋献策倒是有些意思。”
王承恩从身边小太监随身带的箱子里面拿出一些糕点、茶水和餐具,一边给崇祯倒茶,一边笑着说道:“这人倒是真把自己当高人了,不过他说的那句‘贵不可言’却是丝毫不差,也算是有些本事。”
崇祯听罢也是莞尔一笑,当即让太监拿出纸笔,写了一个字,给到随从。 “他看了这个应该就会来了。”
随从赶紧退下,再次来到宋献策面前道:“我家主人说你看了这个就懂了。”
接过折成小四方块的纸条,其实他不用看也大致能猜到其中是什么,直接将纸条塞进了怀里对随从道:“纸条就不需要看了,能送出墨宝,已见诚意,还请带路。”
要说之前这些人还真没把宋献策当回事,可这一来一回,真就像是小说里的高人,不由得少了一些轻蔑。 要说宋献策不知道要见他的人是谁,那他也就可以回家种地了,做了这么多,装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见一见这位大明王朝的统治者。 他已经想好了,只要皇帝愿意接纳他,他就会穷尽一生心力为皇帝效力,不然他就只能去找下家了,而且下家是谁也早就物色好了。 当宋献策出现在崇祯面前时,崇祯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厌恶,这也不怪他,朝廷中的大臣也不是没有丑的,可他没想到这世间还有这么丑的! 五短身材,獐头鼠目,三分像猴,七分像鬼,这样的家伙真要是出现在朝堂,自己膈应不说,大臣们也受不了。 要知道那些大臣为了当官,十年寒窗苦读,才考了一个功名,现在要和这么个玩意平起平坐,他们怎么可能会服气。 崇祯眼神中的变化并未逃脱宋献策的双眼,心底掠过一丝苦涩之后,还是淡定自若的坐了下来,低着头摆好了算卦所需的物件。 “不知阁下想要算些什么?”
因为崇祯是便装,也没有主动表露身份,刚才的纸条他又没有打开,便揣着明白装糊涂。 原以为看过纸条,宋献策一定会知道自己的身份,结果这番作为倒是让崇祯不知如何是好了。 在皇室长大的他从小就不会和人平等交流,还是王承恩在他耳旁说道:“陛下,那纸条他并未看过。”
崇祯听罢第一反应却不是让宋献策打开来看,从而告知自己的身份,而是说道:“先生既然没看,还请先将那张还回。”
崇祯的这句话出乎了所有人的意外,包括宋献策,他知道皇帝情商低,却没想到低到这个样子。 而崇祯有着自己的打算,他没看上宋献策,即便这个人真的有经天纬地之才,他也不想用,这要是真的当了大官,说句不好听的,都有点有辱国体。 所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回那张纸。 宋献策面上不动声色,将纸条还给了随从,这才继续问道:“可以了,阁下想要算些什么?”
语气中已经少了敬语,他对皇帝失望了,甚至对这个大明王朝失望了,只是这场戏还得继续往下演。 “算算前程吧。”
宋献策点点头,假模假样的推演起来。 “阁下命格尊贵,却少了一丝运气,似乎家族没落,小人在侧,不吉不利,除非.....” “除非什么?”
宋献策说的话,和崇祯现在的处境何其相似,快速的被带了节奏,急忙询问解决之法。 “白银一百两!”
这句“白银一百两!”
的说出,也代表着,宋献策与大明的错付,以及他将自己人生与大明进行的割裂,一百两是大明欠他的,他讨回了。 听到宋献策的喊价,崇祯轻蔑的一笑,他开始庆幸自己没收了这个唯利是图的神棍,便对王承恩使了个眼色。 一百两白银放在桌子上,宋献策这才继续说道:“火闪雷鸣,噬嗑威刑。山脚火焰,贲饰文美。高山附地,剥蚀去伪。地下雷鸣,刚阳复兴。”
这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歌诀,看似高深却都是废话,可崇祯耳中却是另一番解释。 噬嗑威刑,说的是要用重刑严法对付那些有异心的大臣,贲饰文美,说的是重用读书人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剥蚀去伪,说的是要分辨祛除小人。 至于最后一句‘地下雷鸣,刚阳复兴’才是最重要的,他的理解是,只要新式火枪成功,大明就会中兴! 听过这些云里雾里的话,他心情一下变得极好,可却对宋献策没有任何的态度转变。 有点东西,但是不多。 这是崇祯对宋献策的最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