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脸坚决的儿子,吴氏罕见的感觉有些头疼。 她早就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执拗,却不曾想,在这件事情上,他也如此坚持。 伸手在桌案上敲了敲,吴氏决定换个方向。 “就算是外朝的大臣,你有法子解决,可你是皇帝,总该为国家考虑。”
“往近了说,新纳这么多的宫妃,得有住处吧,紫禁城里头宫室虽多,可也不是都常住的人,有些宫室,都已经破旧了。”
“这么多人住进来,宫室内外,尚需翻修,说不定还要新建,朝廷现在缺银子,你却一边纳妃,一边翻修宫室,叫天下人怎么看你?”
这倒也不是吴氏在危言耸听。 紫禁城占地虽广,但是却不是一夕就建成的。 太宗时,其实就建成了个雏形,主要修建的,是常用的宫室殿宇。 如今的宫城中,还有不少地方都空着,留待以后改建之用。 朱祁钰的这番后宫制度,改动不可谓不大,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数比以前多了好几番。 如此一来,已经破旧的宫室需要修葺,正在改建的宫室需要加速。 除此之外,宫妃多了,伺候的内侍宫女,自然也要增加。 银子倒还在其次,吴氏真正担心的,是事情传出去之后,外界的议论。 如她所说,大战刚刚结束,国库空虚,朱祁钰登基不过两个多月,就要大选秀女,充裕后宫,改建宫室。 这怎么看,都是昏君才会干出来的事情…… 朱祁钰也感到有些头疼,说到底,还是银子的事。 太宗朝时,国力鼎盛,京师偌大的宫城,从无到有都建起来了,还怕改建这么几座宫室? 可是如今,这的确是个难题。 想了想,朱祁钰道。 “既然如此,那这次选秀,就暂不选满,选两妃六嫔,再加上些贵人,如今后宫当中,再选个十余人进宫,尚还是能忙的过来的,宫室暂且不必改建,只是多加些侍奉的人手便可。”
应该说,吴氏所说的,朱祁钰都清楚。 但是,他的确有不得不做的理由。 南宫复辟,最大的缘故,就是因为他没有子嗣,唯一的儿子早夭,不仅给他,也给杭氏带来了很大的打击。 汪氏两年生了两个女儿,伤了身子,杭氏又因朱见济之死,深受打击,两人都再难有孕。 因为没有选秀,他后来又纳的几个妃子,除了进宫很晚的唐氏之外,基本上全是教坊司送上来的。 教坊司鱼龙混杂,朱祁钰也是后来才知道,里头的很多女子,都服过凉药。 正因于此,直到前世南宫复辟,他仍是只有汪氏的两个女儿和朱见济这一个儿子。 应该说,后宫的这番典制改动,往后再放几年,才更合适。 到时候,国力更加充裕,他对朝局的掌控也会更有力,遇到的阻力会小很多。 但是,他却不能等! 瓦剌的使团,年后便要到京师了,这次他们是来议和的,这是当初,脱脱不花愿意退兵的条件之一。 一旦议和,也就离太上皇南归不远了。 子嗣一事,说到底是需要时间的。 虽说子息天定,不可强求,但是也不可能坐以待毙,什么都不做。 他有前世的经历,知道汪氏的下一胎,大概率是女儿,生下孩子的之后,为了保证身体康健,至少一年内不能有孕,就是说,他就算是有嫡子,也至少是三五年后的事情。 选秀之事,宜早不宜迟。 遴选宫妃,怀孕生子,就算一切顺利,也至少需要两年,若是老天爷不给面子,说不定还要更长的时间。 他只有济哥一个孩子,始终会让拥戴他的朝臣心中不安,毕竟宫中皇子,夭折的不少。 前世的时候,虽然大多数朝臣,都是不赞成更易太子的,但是也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至少,以王文为首的一干大臣,是始终支持的。 于谦的态度暧昧,但是凭朱祁钰对他的了解,他未必就看不到上皇复辟的危害,如果朱见济还活着,他绝不至于坐视不理。 何况朝臣们也不是铁板一块,只要他有两三个儿子能够顺利长成,那么不用他强行易太子,大臣当中,自然有想要凭此晋身的。 但是反过来,他一直只有济哥一个孩子的话,就算是底下大臣想要拥戴,风险也太大了。 他前世就是没想明白这个道理,太过急躁了。 他当然知道,国家现在需要用银。 前世他就是这么想的,以国为重,优先国家,反正有济哥在,孩子的事情不用着急。 但是,前世他励精图治,国力是慢慢恢复了。 可济哥夭折之后,他便没有了能够承继大统的孩子,那个时候再纳妃,根本就来不及。 中立的朝臣被复辟的人拉拢过去,支持他的朝臣只能保持中立,于是,他也魂归九霄了。 所以,这件事情,宜早不宜迟。 有没有孩子得看天意,但是选秀入宫,是一定要做的。 何况,就算是选纳宫妃,花的也是内承运库的银两,他现在又不翻修宫室,除了操持选秀需要礼部来做之外,基本不从国库抽银子用。 太上皇归来,忠于他的势力必然蠢蠢欲动,要不了几年,他们必定会有所行动。 或者说,就算他们没有行动,朱祁钰也不可能放任他们在卧榻之侧虎视眈眈。 如此一来,自然要早做准备。 子嗣一事,不是他今天选妃,明天人就能进宫,后天就蹦出一大堆孩子,须得徐徐图之。 这第一步,当然就是选秀。 沉吟片刻,朱祁钰开口道。 “朝议母妃不必担心,银子的事,朕自有办法,至于外人的议论,无非是几个御史弹劾罢了。”
“国库如今的确空虚,但是只要不加徭役,不增赋税,对百姓来说,其实无碍。”
“这次选秀,朕会约束好下头的人,不叫他们胡作非为,母妃当可放心。”
吴氏一阵无奈,扶着额头,幽幽的叹了口气。 片刻后,她似是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 “你此次召诸宗室进京,也和此事有关吧?”
朱祁钰拱了拱手,笑道。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母妃,这次召宗室进京,虽然是和朝廷政务相关,但是也的确有此原因。”
吴氏问道:“你打算,将选秀之事,交给各地宗室来做?”
朱祁钰颔首,道。 “不错,这件事情,本该交由中官来做,但是刚刚闹出了金英的事情,朝臣们对于将中官派往各地,只怕会有抵触,何况,朕手里也没这么多可信的人能派出去。”
“宗室们封于各地,熟悉情况,有地方官看着,也不会胡作非为,将差事交给他们,正是合适的人选。”
要知道,虽然太宗时因为建文削藩才被逼靖难的,但是他老人家上位之后,可一点都不比建文手软。 如今的宗室,虽然还不到明后期那样,被地方官拿捏的死死的,平素连城门都出不得。 但是也基本被剥离了实质性的权柄,受地方官的钳制。 外朝的那帮文臣,打压宗室的热情,可丝毫都不比打压勋戚要弱。 尤其是对于各地的御史来说,宗室简直就是刷声望的最好靶子,他们恨不得眼睛都长在宗室身上。 事情让宗室们来办,一定是不敢有什么欺压百姓,巧取豪夺的事情出现的。 至于他们愿不愿意…… 这帮宗室天天闲的,要不是搞音乐,就是弄字画,能够有正经差事做,他们只怕巴不得呢。 吴氏摇了摇头,道。 “话是如此,可人皆有私心,你就不怕,宗室给你送上来的人,都是和他们交好的?”
宗室们虽然受到了各种限制,但是至少,日常的交游权力,还是有的。 他们被封于各地,总有那么些地方豪绅,愿意借他们的名头抖抖威风。 有地方官盯着,他们不至于跟派下去的中官一样,使什么巧取豪夺的手段。 但是在选秀的时候,收些银子,或是动些手脚,送些自己交好的家族的女子上来,却不是什么难事。 虽说现在不是太宗时,宗室们的势力被削弱了很多,不可能闹出乱子,但是终归,是个小小的隐患。 不过,对于这一点,朱祁钰却毫不担心,反而笑着道。 “母妃不必忧虑,是和他们交好的家族,对朝廷来说,反而是好事!”
宗室的问题,始终是要解决的。 当然,肯定不是现在。 朱祁钰这次召宗室进京,也绝不是为了现在就对他们怎么样。 但是这个问题,始终是要提前来做准备的。 尤其是,朱祁钰定下的这个后宫制度,必然会导致皇嗣越来越多。 皇子皇女多了,要分封的王爵公主,也不会少。 这个问题,虽然不急迫,但是却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宗室们要是真的送上来的,都是和他们交好的家族的女子。 那么换而言之,这些女子的娘家,也都是对宗室情况了解,并且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这么好的摸清各地宗室底细的机会,可不是好事嘛! 甚至于,必要的时候,这枕头风反着吹,也不失为是一种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