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时代有自己的特点。
代表着一个独立皇朝对待天下人的态度。
而秦朝。
移民,建设,酷吏,便是这个时代的主基调。
嬴政下令天下良民北迁。
于是乎,楚国,燕国,魏国,齐国,韩国,赵国等六国旧地的百姓,便开始了漫长的北迁之路。
所谓的良民必须要干干净净的百姓。
必须和各国勋贵没有任何的关系。
江南鱼米水乡之地,北方多是荒岭山川之地。
便是关中之地有郑国渠引泾水东注洛水,养育了关中一方水土。
可秦国实行军功制度,该封赏的早就封赏完了。
但还是有数百万的良民被迁往了北边。
陇西、上郡便成了上上之选。
而这些人想要在北方生活下来,就必须要自己去开垦良田。
在这个时代。
地域的歧视程度远远要比想象之中要严重一百倍。
楚人,燕国人,魏国人,赵国人,齐国人,还有秦人。
很多人都是这么自称的。
也包括很多燕国人对齐国的仇恨。
也包括赵国人对秦人的仇恨。
仿佛根深蒂固的印刻在这些人的脑海中,包括那些百姓的脑海中。
移民对秦国来说,是一种开天辟地般的壮举。
六国真正不休,也战乱不朽。
在山野之中,城邦之间,就有动人的流言在传荡。
咸阳繁华,吃的馍馍,牛羊遍地,百姓富足。
还有很多很多的励志的小故事。
有个赵人来到了咸阳城,被咸阳的繁华深深的吸引,看到咸阳的百姓们吃的羊肉,顿顿吃肉,还有馒头烧饼,兴奋不已,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
就在咸阳城外的居住了下来。
周边的邻居们对这个赵人很好,亭长也很好,给了这个赵人十亩田地,并租用了牛耕地,分发了种子让赵人种田。
当年这个赵人便丰富,加油富足的粮食装满了自家不是很大的仓库。
这个赵人心怀感恩,缴纳赋税之后家中余粮颇多,感谢村里的邻居对自己的帮衬,便一家送了一碗白面。
邻居们对这个赵人更加的照顾。
三年后,赵人盯着自家的粮仓,竟有三旦的富粮。
心怀感慨,感念始皇,便在咸阳城外重重的磕了三个头,高呼吾皇万岁。
嬴政听闻后,亲自召见了这名赵人,问及来历。
赵人决然道:‘我以前是赵人,被贪官剥削,被地主欺压,抓虫刨草根而食,来到咸阳后,我顿顿有肉,每天吃的很饱,家中还有三旦余粮,这一切,都是我加入了秦人所带来的。’
“所以我现在,不愿意再当赵人,我是秦人。”
嬴政闻言,感慨道:“无论是赵国人,楚国人,魏国人,还是燕国人,齐国人,韩人,那都是我大秦的子民,也是我华夏的子民,天下百姓,本为一家,朕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位朕的子民。”
随后。
嬴政赏赐了赵人一头牛,一辆车,一架农具,还有一百亩良田。
赵人感谢,随即呼朋唤友,让昔日同乡尽数搬来。
不到三年。
同乡感谢赵人,又在秦国官员的帮助下,新立了一座村落,并成为了亭长,掌三四百户人家。
在楚国旧地,叶天骑着被削弱的霸龙仙尊前行,路过一处乡里时,听到了这样的传言。
这样的传言被他称为流言。
因为村子里面的人在听到之后,觉得咸阳城真的非常好。
前往咸阳城的人也获得了美好的生活。
应该去。
不少人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一群人在村子里的亭长处报备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迁移之路。
多年的战争已经让他们无家可归了。
为了活着,他们必须要找到一处可以生活的地方。
叶天认为这是嬴政的诡计。
如此,就能不费一兵一卒,让无数人自觉的移居咸阳。
到时候这么多人的去想,那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一个咸阳也装不下那么多的人。
这是极其高明的哄骗之术。
至少稍微聪明一点的人就能明白,流言所说,是假的。
只是这么多人,没有一个看明白的,后者也不想看明白,就往咸阳而去。
这场大迁徙规模庞大,也是嬴政对六国旧土的再一次瓜分。
旧有的贵族们开始一个一个的崩溃。
只有一些堪称是豪门的家族,才在这场大乱之中保存了下来。
而离开家园的人们所遗留的下来的土地。
却被统计了出来。
在灭六国之战之中,有太多的将士立了功劳。
六国国土的无边。
秦国的将士成为了享受这场盛宴的得益人。
开始大规模的进入了这些地方。
老秦人在遍地开花。
新秦人们还在撞破脑袋,冒着风险的前往咸阳城。
而这,就是秦国对待六国旧地的策略。
这并不意味着秦国放弃了这些地方。
每每有村落聚集,城镇汇聚,那都是一代代人们的选择,是适合生存的地方。
走了一部分想要勇敢投入秦国怀抱的人。
剩下一部分徘徊不定,对秦国抱有敌意的人。
接下来。
便是工程浩大的建设队伍。
嬴政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道路已经很多年了。
而这其中。
最恐怖的一条便是道路建设。
留下的人被官员们征入了这建设大军。
于是就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人在修建道路。
秦驰道并不是一处。
秦驰道连通着北方,也连通着南方。
连通着六国旧地之中一些重要的城池。
这是一个极其浩瀚的工程。
修建秦驰道的并不是简单的平整出一条道路。
这样的工作其实根本不用做,行走的车马多了,自然形成了道路。
但是秦驰道的要求极其的严格。
需要掘开路基至少三尺。
然后用热土,炒熟的土填埋道路,然后服役的人们开始在道路上碾压。
碾压到寸草不生,碾压到无比的平整。
等到车马没有颠簸之后,一段秦驰道才算是正式的完成。
这样的工程。
遍及大江南北,江河两岸。
秦国的军队无处不在,也似乎无处不有。
督促着秦驰道的建设。
大多数情况下,秦驰道的修建都是就近征调附近的百姓。
但除了这些之外。
这些百姓们还要接受徭役。
乡里的青壮男子,在朝廷的命令下达之后,就要在亭长,乡长的带领下,北上。
这是一条横跨南北的道路。
徭役的对象是最北边的长城。
老秦人便是秦国天下一统之后享受天下一统福利的百姓。
是不需要服徭役的。
反而要做的是勤勤勉勉的劳作。
但是对于六国的百姓来说,就生活的太过艰难了。
服徭役的人们会前往咸阳城,而后在秦国统一的安排下,向着北边赶去。
最终抵达嬴政正在修建的北方长城所在。
服徭役三年,能活下来便会被放回来。
一路所过。
叶天见到不少村子里面的老人。
说是老人,但只是四十来岁,算是中年人,可看起来的却像是老人。
这些人在七八年前就服过徭役,最终在修建长城之中活下来,期满之后回到了故土。
服过徭役的人总是比没有服过徭役的日子要过得好。
在乡里之中的权力也要比没有的要大。
有些人服过徭役甚至在成为了村子里一个不大也不小的官。
叶天没有去过北方长城。
更不知道后世那种在长岭之上的长城,究竟是怎么修建出来的。
但是据这些去服过徭役的老人们说。
那是一项几十万人参与的浩瀚工程。
有人在开采石山。
有人将开采出来的石头打磨为长条形。
有人来运送这些石头到修建的长城所在。
有人专门的将这些石头抬到修建的路段。
巨型的吊车在人们的努力下将石头吊在城墙上。
工匠们将这些石头如修建城墙一般在粘合在城墙上。
每一段城墙都有监军。
这些人为了检验修建长城的强度,甚至会用投石车砸城墙。
只有在投石车猛砸之下还能撑下来的,才算是合格。
若不然。
负责那一段城墙的工头会被当着他们所有人的面斩杀,然后拆掉重建。
每年。
崇山峻岭之中动工有很多人都死了。
但是修建长城的人从来没有变少过。
这样的浩瀚工程从嬴政正式掌控秦国的时候,就开始了。
是从北方烽火台的基础上进行扩建的。
直到嬴政一统天下之后,开始全面动工。
死了很多人。
但没有人反抗。
北方要塞有二十万秦兵在戍卫。
听一些监军们吹牛,哪里有四十万北地战马,能在一天吃秃一片草原,能在一天饮干一条河流。
虽有夸张。
但有一次胡人冲破要塞,就在一处烽火台下的原野上。
黑色的重甲骑兵铺天盖地的涌出。
到处都是。
将数十万胡人骑兵屠杀在了那片原野上。
为了防止尸体发臭,秦军将领在原野上挖了一个很大的坑,将所有的尸体都埋进了里面。
没有人敢反抗。
也不乏有受不了重苦力反抗的,但无一例外。
那二十万恐怖的骑兵不仅仅杀戮胡人,也杀戮那些反抗的暴民。
不过。八壹中文網
对于很多从六国旧地服徭役的人来说,那里的生活并不算太苦。
至少在那三年他们没有被饿死。
战乱的楚国旧地尸横遍野,流民遍地,原本的楚国勋贵贪得无厌,根本不顾他们的死活,家中毫无余粮,只能吃草为生。
但是在北方修长城。
他们能喝上粥,能吃上粟米,糟糠,有时候还能吃上羊肉,马肉。
为了修建长城,秦国运送往北边的粮草队伍就没有停过。
而对于搬运石头上山这样的活,吃不饱饭是搬不动的。
很少有监军们贪墨属于他们的粮草。
除非真的没有粮草了。
秦国的律法很严。
不管是对他们这些劳工,还是对那些有身份地位的秦军将领,监军,监工们。
旦粮之食,足以腰斩。
车马之食,足以祸及三族。
若有举报贪墨者,须受理并严查,不得怠慢。
北边边塞没有哪个官员敢贪墨。
民举官必究。
这是秦国的律法,也被一丝不苟的执行。
所以在秦国当官,其实是最累的一件事。
上到嬴政,下到一名普通亭长。
一路上叶天遇到不少官员。
这些官员为了重建乡里,很早的时候就站在村口敲锣打鼓,着急乡众。
若无服役修建道路,便要开垦荒田,修建水渠。
而这些官员,必须全程盯着,一天下来不走数十里地,不算是地方官员。
粗暴的秦律一定意义上来说,除了函谷关以北,没有地主、勋贵、豪门的区别。
尤其是在十几年前秦国保留下来韩国贵族,韩王安起兵谋反,韩国贵族们云集响应之后。
尤其是在楚国三族在楚国被灭之后,连接乡里还在继续抵抗秦军之后。
尤其是在齐国勋贵,豪门在秦国完成最后的大一统之后,还在贪得无厌的侵占土地,鱼肉百姓之后。
铁血般的秦律就向着六国旧地铺天盖地的蔓延了开来。
以法为尊,历经十几代秦国君王的一次次修订之后的秦法,细致到田径之间的一尺土地划分,细致到偷、占、抢邻里一只鸡、一枚蛋的处罚。
之所以粗暴。
是因为官员并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这种细微的审判之间。
所以偷了就罚不问缘由。
抢了就发配,不会在乎你家中是否能存活。
侵占就贬,重新分配,不会在你在地方有多大的威望和权势。
秦国没有权势不下乡野的习惯。
霸气的嬴政在一刀斩掉分封,一手建立郡县制之后,除了封地不去管,其他地方全是嬴政的爪牙。
所以。
叶天也终于明白,秦国一统天下之后。
秦国统御天下的秦兵,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一个叫西阳的乡里。
屯聚秦兵五百。
一个叫宜猪山的地方。
有一名王风的校尉带兵三千在剿匪。
一个叫陪尾山的地方。
有三千秦兵戍守三十里的秦驰道修建任务。
一个叫居巢县城。
有八千秦兵,辐射周边百里之乡野。
这地方民风彪悍,需要强势弹压。
叶天仅仅穿过了湖北的一角,若是将所有的秦兵叠加起来,数量竟然达到了三万。
这是曾经真正一统天下的秦兵。
分布天下。
也在稳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