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我,朱元璋的狗头军师! > 第98章 还在想工业革命?大明的第一场科举就出大事了

第98章 还在想工业革命?大明的第一场科举就出大事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仅杀了一大批蛀虫官吏。

还全盘接手了沈万三的产业。

并且。

还把沈万三多年攒下来的钱都给收归国库后。

李淳风当然美滋滋。

要知道。

大明开国虽然也不容易。

但至少。

不像汉唐。

汉朝开国的时候。

北方的匈奴趁中原战乱连年,国力虚弱。

直接就杀下来了。

搞出了个白登之围。

而唐朝。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之后。

突厥人也趁虚而入。

也搞出了一个渭水之盟。

这两个强大的王朝。

在刚开国的时候,可都是不得不和亲示好,不得不先苟住。

而明朝开国。

那就好很多。

因为打的元朝,就是那些本该趁虚而入的北方游牧民族!

洪武元年。

大明开国第一次北伐。

那汤和、徐达等多路大军。

就已经将丢失了400多年的燕云十六州夺回。

还将元顺帝从大都赶到了上都。

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洪武二年。

徐达再次出征,又平定陕西。

洪武三年。

徐达又把北元赶到了漠北。

洪武十五年。

蓝玉等人又将躲在云南的元梁王给宰了,还顺手俘虏了一个能够下西洋的郑和。

洪武二十年。

蓝玉等人才最后肃清了元朝在辽东的势力。

一路追着天元帝,杀到了捕鱼儿海。

总之。

相比汉唐。

因为当年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人真的已经拉了。

大明开国时,那可足足省下了一大笔军事开支。

加上从沈万三那得到的巨款。

李淳风知道。

只要不出意外。

之后的大明恢复和发展。

那绝对比正常时空中的大明快得多!

更重要的是。

如今李淳风大权在握。

所以。

他那在科举中加入一个“理工科”

并将当大明优秀的工匠、手艺人聚集在一起,搞个“大明科学院”的计划。

那已经无人能挡了!

要知道。

要想发展科技。

要想发展领先于正常时代的武器。

要想提前进入工业革命。

光有李淳风这一个穿越者,还真搞不成。

打个比方。

很多人觉得穿越古代。

直接发明一个蒸汽机,那就可以直接引发工业革命了。

但是不要说穿越到古代了。

就是一个现代普通人,你让他不穿越,就在现代。

并且可以随便上网查资料,随便咨询各种专家。

那让他不借助现代工业基础的工具和机器。

让他以明初水平的锻造技术和工具,制造出一颗18世纪合格的普通螺丝钉。

那他都造不出来。

更别说是让他穿越回古代。

还要造出一个具有汽缸、活塞、飞轮、飞锤调速器、阀门和密封件等现代基本机械元件的蒸汽机了。

所以。

之前。

李淳风明明知道后世的各种枪炮武器。

但却一个劲在给朱元璋他们弄一些火铳、火炮之类的武器。

最多就是改进了一下。

那还真不是李淳风不想。

而是以元末明初的手工业基础,那就他真的只能造出这些东西!

就是要提升那火药的燃烧效率。

那在他们攻下金陵之后,李淳风都研究了这么多年。

这才稍微有了一点进展。

甚至。

应该说。

不是有了蒸汽机,才有了工业革命。

而是先达成了工业革命的一些列基础。

那才催生出了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

比如。

大嘤帝国在17-18世纪基本完成了农业革命。

轮作制的推广、生产工具的进步、新作物的耕种以及肥料的使用。

这才导致地主们不需要这么多佃农了。

所以农民向城镇转移,进而扩大了市场,并成为了之后大量所需的工人。

又比如。

大嘤较早地废除了行会制度,城镇手工业的发展不受地方行会势力的限制。

这才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生产技术。

以及。

大嘤的对外扩张和商业革命。

巨大的市场,这才让手工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让大嘤资本家们对大工厂生产了迫切需求!

甚至。

大嘤本土丰富的煤炭资源。

使用机器生产所消耗的能源成本远低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

那更是小农经济根深蒂固的大明不具备的。

所以。

并不是瓦特吃饱饭没事干,突然没事去改良的蒸汽机,然后引发了工业革命。

而是大嘤先具备了引发工业革命的一切条件。

在那一种环境下。

才让作为发明家的瓦特催生了改良蒸汽机的念头。

并最终引发了工业革命。

所以。

李淳风知道。

饭要一口一口吃。

步子要一步一步迈。

首先。

必须要在科举考试中加入一个工科考试。

让工匠、手艺人等科技人才在民间也拥有“惟有读书高”的那种地位。

把这大明百姓从事科学创造的动力拉起来。

真把那“大明科学院”弄起来再说!

可就在这时。

李淳风都已经在想怎么实现工业革命了。

大明开国以来的第一场科举

却真的出大事了!

中断了十多年的科举再次恢复。

开榜的时候。

当年高中进士的刘伯温。

当然也来凑了凑热闹。

只想重温一下当年他金榜题名的那一种喜悦。

所以。

可随着科举的金榜公布。

看着那些因为鲤鱼跃龙门而欣喜若狂的学子们。

原本在追忆当年的刘伯温。

却突然眉头一皱!

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对!

马上找到了作为主考官的宋濂。

“我的宋大主考官啊!”

“你怎么这么糊涂啊!”

“你要我怎么说你好呢!”

一向不想得罪人的刘伯温,一见面就说他糊涂。

原本也看着学子们开开心心的宋濂。

当然有些懵逼。

“刘大人。”

“怎么了?”

可只听刘伯温说道:

“刚开榜的时候,我没看出什么问题来。”

“但你老实跟我说。”

“你录取的那36位进士,是不是全都是南方学子?”

“并且。”

“大多数还是来自我们浙东学子?”

这下。

宋濂当然也听出了问题!

不过。

还是和刘伯温解释道:

“可是,刘大人。”

“在阅卷之时。”

“我们已经将所有考生的名字、籍贯、年龄遮住。”八壹中文網

“这36名进士,确实是按照文章的优劣来决定的。”

“我可万万没有偏袒南方学子,尤其是我们浙东学子的意思啊!”

对此。

刘伯温当然知道。

“可是。”

“这事如果传到皇上那。”

“你觉得皇上会怎么想?”

“虽然我们没有结党营私。”

“宋大人你也没有偏袒我们浙东学子。”

“但现在,结果却是这样。”

“那在皇上眼中,我们可真成了妥妥的浙东党了!”

果然。

还真如刘伯温所担心的。

开榜之后。

那些没有上榜的北方学子。

也似乎发现了不对。

“你们看!”

“怎么那些中进士的,全是南方的!”

一个北方学子指着金榜说了一句。

其他同样落榜的北方学子。

甚至是那些落榜的非浙东的南方学子。

这也才发现了这个问题。

“还真是!”

“这36名进士,怎么全是南方的!”

“尤其是那浙东人居多!”

“那主考官,不就是作为浙东四先生的宋濂吗?”

果然。

发现这明显无比的问题。

落榜的学子们,当然直接闹了起来。

“不公平!”

“一定是那宋濂故意偏袒他们浙东人!”

“够胆的,那就跟我去午门敲鸣冤鼓!”

“让皇上替我们主持公道!”

就这样。

一群愤愤不平的落榜学子。

那就真的前去午门。

拿起鼓锤。

敲响了朱元璋专门立在午门外的鸣冤鼓。

“皇上!”

“主考官宋濂徇私舞弊!”

“偏袒他们浙东的考生!”

“还请皇上替我们做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