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实用口才现用现查 > 四、如何让口才的运用更加稳妥

四、如何让口才的运用更加稳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言多必失,祸从口出随便说话的害处是非常多的。比如某君有不可告人的隐私,你说话时偏偏在无意中说到他的隐私,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会认为你是有意跟他过不去,从此对你恨之入骨;他做的事,别有用心,极力掩饰不使人知,如果被你知道了,必然对你非常不利。如果你与对方非常熟悉,绝对不能向他表明,你绝不泄密,那将会自找麻烦。惟一可行的办法,只有假装不知,若无其事;他有阴谋诡计,你却参与其事,代为决策,帮他执行,从乐观的方面来说,你是他的心腹,而从悲观的方面来说,你是他的心腹之患。你有得意的事,就该与得意的人谈;你有失意的事,应该和失意的人谈。说话时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和火候。不然的话,一定会碰一鼻子灰,不但目的达不到,而遭冷遇、受申斥也是意料中的事。有些奸佞小人,巧妙地利用了别人在说话时机、场合上的失误,拿他人当枪使,以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有句老话叫做“祸从口出”,为人处世一定要把好口风,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话可信,什么话不可信,都要在脑子里多绕几个弯子,心里有个小九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旦中了小人的圈套为其利用,后悔就来不及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一些压在心里不愿为人知的事情。同事之间,哪怕感情不错,也不要随便把你的事情,你的秘密告诉对方,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你的秘密可能是私事,也可能与公司的事有关,如果你无意之中说给了同事,很快,这些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它会成为公司上下人人皆知的故事。这样,对你极为不利,至少会让同事多多少少对你产生一点“疑问”,而对你的形象造成伤害。还有,你的秘密,一旦告诉的是一个别有用心的人,他虽然不可能在公司进行传播,但在关键时刻,他会拿出你的秘密作为武器回击你,使你在竞争中失败。因为一般说来,个人的秘密大多是一些不甚体面、不甚光彩甚至是有很大污点的事情。这个把柄若让人抓住,你的竞争力就会大大地削弱。小窦是某唱片公司的业务员,他因工作认真、勤于思考,业绩良好,被公司确定为中层后备干部候选人。只因他无意间透露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而被竞争对手击败,终于没被重用。小窦和同事李为私交甚好,常在一起喝酒聊天。一个周末,他备了一些酒菜约了李为在宿舍里共饮。俩人酒越喝越多,话越说越多。酒已微醉的小窦向李为说了一件他对任何人也没有说过的事。“我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有一段时间没事干,心情特别不好。有一次和几个哥们喝了些酒,回家时看见路边停着一辆摩托车,一见四周无人,一个朋友撬开锁,由我把车给开走了。后来,那朋友盗窃时被逮住,送到了派出所,供出了我。结果我被判了刑。刑满后我四处找工作,处处没人要。没办法,经朋友介绍我才来到厦门。不管咋说,现在咱得珍惜,得给公司好好干。”

小窦来公司3年后,公司根据他的表现和业绩,把他和李为确定为业务部副经理候选人。总经理找他谈话时,他表示一定加倍努力,不辜负领导的厚望。谁知道,没过两天,公司人事部突然宣布李为为业务部副经理,小窦调出业务部另行安排工作。事后,小窦才从人事部了解到,是李为从中捣的鬼。原来,在候选人名单确定后,李为便到总经理办公室,向总经理谈了小窦曾被判刑坐牢的事。不难想象,一个曾经犯过法的人,老板怎么会重用呢?尽管你现在表现得不错,可历史上那个污点是怎么也不会擦洗干净的。知道真相后,小窦又气又恨又无奈,只得接受调遣,去了别的不怎么重要的部门上班。既然秘密是自己的,无论如何也不能对同事讲。你不讲,保住属于自己的隐私,没有什么坏处;如果你讲给了别人,情况就不一样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别人会以此为把柄攻击你,使你有口难言。所以说,只有恰到好处地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才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而且也不会给自己招来祸端。2.追求最理想的说话效果说话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所以,动口之前一定要先想一想从哪个角度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两个年轻的修士同时进入一所修道院修道,两人过去都有抽烟的习惯。为了能一解烟瘾,其中一位去问老院长:“能不能在祷告的时候抽烟?”

结果此人被臭骂一顿。另一个修士问老院长:“可不可以一边抽烟一边祷告?”

这人居然被院长大大地夸奖一番,称赞他连抽烟都想到要祷告。这两个修士,所做的事是一样的。只因说话的角度不同,而招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可见,我们在说话之前,得好好地打打草稿。另有一个人为了庆祝自己的40岁生日,特别邀请了4个朋友在家中吃饭庆祝。三个人准时到达了:只剩一人,不知何故,迟迟没有来。这人有些着急,不禁脱口而出:“急死人啦!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呢?”

其中有一人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对主人说:“你说该来的还没来,意思就是我们是不该来了,那我告辞了,再见。”

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一人没来,另一人又气走了,这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该走的却走了。”

剩下的两人,其中有一个生气地说:“照你这么讲,该走的是我们啦!好,我走。”

说完,掉头就走了。又把一个人气走了,主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最后剩下的这一个朋友交情较深,就劝这人说:“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你说话应该留意一下。”

这人很无奈地说:“他们全都误会我了,我根本不是说他们。”

最后这位朋友听了,再也按捺不住,脸色大变道:“什么?你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啦!莫名其妙,有什么了不起。”

说完,铁青着脸走了。言者无心,可听者有意。语言表述不慎,往往引发歧义。因此,我们在说话之前,一定要考虑周全,脱口而出的话,往往会得罪别人。3.说话要顾及别人的面子有位文化界人士,每年都会受邀参加某专业团体的杂志年终评鉴工作,这工作虽然报酬不多,但却是一项难得的荣誉,很多人想参加却找不到门路,也有人只参加一两次,就再也没有机会。问他为何年年有此殊荣,他在退了休,不再参加此项工作后才公开了其中秘诀。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他的职位也不是重点,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人留面子。他说,他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一定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鼓励而少批评,但会议结束之后,他会找杂志的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编辑上存在的问题。因此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而也就因为他顾虑到别人的面子,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和各杂志的编辑人员,都很尊敬他、喜欢他,当然也就每年找他当评审了。其实,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视自己的面子,为了面子,小则翻脸,大则会闹出人命;如果你是个对面子冷感的人,那么你必定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如果你是个只顾自己面子,却不顾别人面子的人,那么你肯定有一天要吃暗亏。所以在待人处世中,必须注意要给别人留足面子,这也就是很多待人处世高手不轻易在公开场合批评别人的原因,宁可高帽子一顶顶地送,也不能戳到别人的痛处,让对方丢掉了自己的面子。而且,如果你照顾到了对方的面子,对方也会如法炮制,给你面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而更加和谐。那么,在待人处世中,怎样才能顾及别人的面子,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面子问题”呢?第一,要善于择善弃恶。在待人处世中要多夸别人的长处,尽量回避对方的缺点和错误:“好汉不提当年勇”,又有谁人愿意提及自己不光彩的一页呢?特别是如果有人拿这些不光彩的问题来做文章,就等于在伤口上撒盐,无论谁都是不能忍受的。有一位年轻的姑娘长得很胖,吃了不少减肥药也不见效果,心里很苦恼,也最怕有人说她胖。有一天,她的同事小张对她说:“你吃了什么呀,像气儿吹似的,才几天工夫,又胖了一圈儿。”

胖姑娘立马恼羞成怒,“我胖碍着你什么了?不吃你,不喝你,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小张不由闹了个大红脸。在这里,小张明知对方的短处,却还要把话题往上赶,自然就犯了对方的忌讳,不找麻烦才怪哩。第二,指出对方的缺点和不足时,要顾及场合,别伤对方的面子。有一个连队配合拍电影,因故少带了一样装备,致使拍摄无法进行。营长火了,当着全连战士的面批评连长说:“你是怎么搞的,办事这么毛毛躁躁,就连上战场也装备不齐?”

连长本来就挺难过的,可营长偏偏当着自己的部下狠狠批评自己,自然觉得大失面子,于是不由分辩道:“我没带是有原因的,你也不能不经过调查就乱批评!”

营长一下懵了,弄不懂平时服服帖帖的连长怎么会这样顶撞他。事后,在与连长谈心交换意见时,连长说:“你当着那么多战士的面批评我,我今后还怎么做工作?”

从这个事例中不难发现,假如营长是背后批评,连长不仅不会发火,还会虚心接受批评。营长错就错在说话没有注意时机和场合。第三,巧给对方留面子。有时候,对方的缺点和错误无法回避,必须直接面对,这时就要采取委婉含蓄的说法,淡化矛盾,以免发生冲突。古时候,吴国有个滑稽才子,名叫孙山。他与乡里某人的儿子一同参加科举考试。考完后,孙山先回到了家,那个同乡的父亲就向孙山打听自己的儿子是否考上了。孙山笑着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孙山的回答委婉而含蓄,既告诉了结果又没刺到对方的痛处:如果孙山竹筒倒豆子,直告对方落榜,那么对方的反应就可想而知了。可惜的是,在现实待人处世中,我们周围许多人说话往往太直接,结果好心办了坏事。此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为了“面子上过得去”,还必须对对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做到既了解对方的长处,也了解对方的不足。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和习惯,有自己的需求和忌讳,如果你对交际对象的优缺点一无所知,那么交际起来,就会“盲人骑瞎马”,难免踏进“雷区”,引起别人的不快。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要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就要尽量体谅他人,顾及别人的面子。4.冷静摆脱难题带来的困境说话时有时会遇到“二难”问题,就是不论你回答“是”或“否”都可能给你带来麻烦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一定要想好了再说。一些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经常会带有明显的挑衅色彩,这时候你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对它进行巧妙的回击。乡间,一无赖站在十字路口拦住一位过路的姑娘:“你说,我是要往东去,还是要往西去?猜中了就放你走。”

对此,姑娘怎么答都不会对,因为他的问话不排中,并非非此即彼,还有南和北。这时,姑娘掏出手绢揉成一团:“女士优先。请让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好吗?”

无赖有恃无恐,便答应了。姑娘便说:“你猜猜,我这手绢是要丢向东边,还是丢向西边?”

无赖当然同样不能答,只好让姑娘走了。这位姑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又有力地回击了对方的无理要求,可谓一举两得。面对不同的对象,就要选择不同的回答方式,对待朋友的提问,你可以采用自嘲的方式,让问题偏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某先生酷爱下棋,但又好面子。一次与一高手对局,连输三局。别人问他胜败如何,他回答道:“第一局,他没有输;第二局,我没有赢;第三局,本是和局,可他又不肯。”

乍一听来,似乎他一局也没有输;第一局他没输,不等于我输,因下棋还有个和局;第二局我没赢,也不等于我输,还有和局嘛;第三局也不等于我输,本是和局,可他争强好胜,我让他了。这样的回答,就要比直接说:“我输了三局”要高明得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面对一些复杂问语,也要三思而后做答,否则,很容易就会掉进别人的陷阱里。一次邻居盗走了华盛顿的马。华盛顿和警察一道在邻居的农场里找到了马,可是邻居硬说马是自己的,不肯把马交出。华盛顿想了一下,用双手将马的双眼捂住说:“既然这马是你的,那么,你说出它的哪只眼睛是瞎的?”

“右眼。”

邻居回答说。华盛顿把手从马的右眼离开,马的右眼光彩照人。“啊,我弄错了,”邻居纠正说,“是左眼!”

华盛顿把左手也移开,马的左眼也光亮亮的。“糟糕!我又错了。”

邻居为自己辩解说。“够了够了!”

警察说:“这已经足以证明这马不属于你!华盛顿先生,我们把马牵走吧!”

邻居为什么被识破?因为华盛顿善于利用思维定式,先使邻居在心理上认定马的眼睛有一只是瞎的,这在心理学上被称做“沉锚效应”。邻居受一句“它的哪只眼睛是瞎的”暗示,认定了“马有一只眼睛是瞎的”,所以,猜完了右眼猜左眼,就是想不到马的眼睛根本没瞎,华盛顿只不过是要让他当场现原形。复杂问语就是这种利用“沉锚效应”,隐含着某种错误假定的问语。对这种问语,无论采取肯定还是否定的答复,结果都得承认问语中的错误假定,从而落入问者圈套。如一个人被告偷窃了别人的东西,但又死不承认偷过。这时审问者便问:“那么你以后还偷不偷别人的东西?”

无论其回答“偷”还是“不偷”,都陷入审问者问语中隐含的“你是偷了别人的东西”这个错误假定中。对这类问题,不能回答,只能反问对方,或假装糊涂,不明白对方问语的意思。要想恰当地回答好别人提出的问题,就要多动动脑子,争取摆脱“二难”问题的困境,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如果不假思索,凡事脱口而出,通常只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难于解决的问题和麻烦。5.拒绝也要讲究技巧任何人都有得到别人理解与帮助的需要,任何人也都常常会收到来自别人的请求和希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谁也无法做到有求必应,所以,掌握好说“不”的分寸和技巧就显得很有必要。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一个人有求于别人时,往往都带着惴惴不安的心理,如果一开口就说“不行”,势必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引起对方强烈的反感,而如果话语中让他感觉到“不”的意思,从而委婉地拒绝对方,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要拒绝、制止或反对对方的某些要求、行为时,你可以利用那个人的原因作为借口,避免与对方直接对立。比如,你的同事向你推销一套家具,而你却并不需要,这时候,你可以对对方说:“这样的家具确实比较便宜,只是我也弄不清楚究竟怎样的家具更适合现代家庭,据说有些人对家具的要求是比较复杂的。我的信息也太缺乏了。”

在这种情况下,同事只好带着莫名其妙或似懂非懂的表情离去,因为他们听出了“不买”的意思,想要继续说服你什么“更适合现代的家庭”,却是一个十分笼统而模糊的概念,这样,即使同事想组织“第二次进攻”,也因为找不到明确的目标而只好作罢。当别人有求于你的时候,很可能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来请你帮忙的,其心情多半是既无奈而又感到不好意思。所以,先不要急着拒绝对方,而应该尊重对方的愿望,从头到尾认真听完对方的请求,先说一些关心、同情的话,然后再讲清实际情况,说明无法接受要求的理由。由于先说了一些让人听了产生共鸣的话,对方才能相信你所陈述的情况是真实的,相信你的拒绝是出于无奈,因而也能够理解你的。例如有个朋友想请长假外出经商,来找某医生想让对方出具一份假的肝炎病历和报告单。对此作假行为医院早已多次明令禁止,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于是该医生就婉转地把他的难处讲给朋友听,最后朋友说:“我一时没想那么多,经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这个办法不行。”

这样的拒绝,既不会影响朋友间的感情,又能体现出你的善意和坦诚。拒绝对方,你还可以幽默轻松、委婉含蓄地表明自己的立场,那样既可以达到拒绝的目的,又可以使双方摆脱尴尬处境,活跃融洽气氛。委婉的拒绝能让对方知难而退。例如,有人想让庄子去做官,庄子并未直接拒绝,而是打了一个比方,说:“你看到太庙里被当做供品的牛马吗?当它尚未被宰杀时,披着华丽的布料,吃着最好的饲料,的确风光,但一到了太庙,被宰杀成为牺牲品,再想自由自在的生活着,可能吗?”

庄子虽没有正面回答,但一个很贴切的比喻已经回答了,让他去做官是不可能的,对方自然也就不再坚持了。其实,拒绝别人的方式有很多种,你可以给自己找个漂亮的借口,或者运用缓兵之计,当着对方的面暂时不做答复。或者用一种模糊笼统的方式让对方从中感受到你对他的请求不感兴趣,从而收到巧妙的拒绝效果。查一查:怎样把握该问与不该问的?阿花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份在咖啡馆做服务员的工作,却只上了一天班就被老板炒了鱿鱼。想想她的条件并不是很差,也没有做错什么事,只是不小心问了一句不该问的话。那天,阿花刚一上班店里就立刻进来了三位客人,她随即拿着菜单,去让这三位客人点餐,第一位客人点的是冰红茶,第二位客人点的是冰咖啡,第三位客人也是点的冰咖啡,但是,他特别强调要用干净一点的杯子。很快,阿花将这三位客人所点的饮料,用盘子端了出来,一边朝他们坐着的方向走来,一边还大声地向这三位客人问道:“你们谁点的冰咖啡是要用干净一点的杯子……”就凭阿花的这一句话,老板当然会毫不客气地炒她的鱿鱼,因为谁也不会去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工作中,要讲究说话的方式,同样,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恰到好处地说好该说的话。有一年全国高考结束不久,一名记者去采访一位外语成绩优秀的考生。原先设想好的问题中有:“你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习英语的能力?”

但是到了现场,看到考生的父母也陪伴在场,如果按照原先准备的提问方式来交谈,就显得唐突而不礼貌。于是他将原来的提问改为“你们一家是不是常常在一起讨论学习英语方面的问题?”

这样一来,既能有效地获得所要的信息,又显得相当自然。说话不仅要根据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也要根据前后话语相互联系而恰当地选择语言。几位年轻的领导干部去慰问一位退休老工人,见面以后问道:“您老身子真够硬朗,今年高寿?”

老工人回答说:“79岁啦。”

“人生七十古来稀,厂里数您最长寿吧?”

“哪里,××活到了84岁呢!”

“那您老也称得上长寿将军啊。”

“不过,××去年归天了。”

“唷,这回可轮到您了。”

谈兴正浓的老工人听到这句话,脸色陡变。毛病就出在“这回可轮到您了”这句话上。前面老人刚说完“归天”的事,他们却接下去说“轮到您”,这不就使老人产生误会吗?如果这几位年轻干部能控制好前后话语,把话说成“这回长寿冠军可轮到您了”,也就不会出现不快了。讲究说话的艺术对于迅速有效地传递信息,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果只贪图自己一时的痛快而无所顾忌地说了不该说的话,则只会给自己制造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