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畅一个暑假,开学的日子很快来临。
秦卿卿需要这个暑假做了很多事情,需要提前回学校提交一些实验数据。
顾之易看队里没什么事,这次还是要跟着一起把秦卿卿他们送到邕宁去。
齐泽学校还没开学,这次也跟着一起去邕宁,正好还能在邕宁玩几天再回来。
按照秦卿卿的说法,接下来一个学期,她可能中途会回来马上几趟,毕竟实验记录是需要真正下到田地里去进行的。
要不是秦卿卿还在上学,按照惯例她甚至应该直接扎根马山,直到所有的农作物收获数据最终统计出来为止。
顾之易一听,还有这好事?那可就不得了了,媳妇回来半个月,他再去邕宁半个月,四舍五入的,不就是天天都能见到媳妇?
于是顾之易又纠结上了。
如果是这么一来的话,其实秦姥爷他们不去邕宁,就留在马山生产队也挺好的,秦卿卿直接住校。
现在汤汤也断奶了,放在家里带着完全没有问题。
可是媳妇一个人在邕宁,顾之易又有点不放心。
不过有一个好消息就是,暑假期间,顾之易通过蒙家帮忙,直接将邕宁的那个院子推倒重建,现在再过去就是住新房了。
最终,顾之易还是让几位老人家带着汤汤一起去了邕宁那边。
媳妇一个人住宿舍,顾之易又有点不放心,还是让秦姥姥一起过去照看比较好。
8月中旬,顾之易一家子一起从队里出发前往邕宁。
马车每天都要拉货的,一家子人肯定坐不下,好在牛车还能用,于是顾之易找了人帮忙拉车,一家人坐牛车前往公社,转而搭上了直达邕宁的大巴。
这次还是蒙援藏来接的人,院子那边的情况这段时间都是拜托蒙家人帮忙看着的。
顾之易知道这是两位老爷子过命的交情在支撑,但是自己也不能不识趣,该备的礼送上,该请的酒喝上,总之除了不好直接给钱以外,其他的礼数一点都不落。
新院子盖得中规中矩,就是现在最普通的样式,但是用料一点不省,按照蒙援藏的说法,随随便便住几十年。
池塘有了,菜地也辟出来了,家具什么的倒没换,用的还是原来那套,也已经都搬进去了,现在就等着一家人拎包入住了。
蒙老爷子在院子那边等着,顾之易一家人直接上了面包车,直奔院子而去。
秦姥爷对新院子特别满意,好是夸了一通蒙援藏。
顾之易则是跟秦姥姥、齐奶奶他们一起商量,池子里要养鱼,地里种菜,再在后院搭个鸡棚养鸡,如果有必要的话,还是可以像在家里一样,再养几只兔子,或者养只猪也是没问题的,一点一点对新家进行规划。
顾之易心里暗暗感叹,还好是他一起跟着过来了,不然让老人家操持着这些鸡苗、鱼苗的购买,也是一件辛苦事,尤其是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顾之易虽然也是两眼一抹黑,但是他跟蒙援藏现在已经算是混熟了,两个年轻人之间也比较好说话,不会牵扯到太多上一代的人情。
于是,顾之易接下来的这几天,就在不停忙活。
不仅要买新的动物种苗,菜种这些也得要买,还有家里的家具,之前是考虑到房子重建的问题,有些家具都是随便淘来过渡的。
现在院子都已经建好了,那么该换的换,该添的添,同样不是一件轻松活。
顾之易交待齐泽,带着齐奶奶、秦姥姥一起吃好喝好玩好,他则带着自己的讨债儿子,偶尔还会有蒙援藏加入,不停穿梭于市里各大百货大楼、供销社。
说花钱如流水夸张了些,但是花了半套房子的钱倒是不夸张的。
新家弄好之后,顾之易承诺要教蒙援藏和蒙老爷子酿酒还有制作腊味,于是又停留了几天。
一直到齐泽快开学了,顾之易才又跟着上了火车,将齐泽送到临桂市去报名。
到了临桂,常在又给他介绍了几个其他供销社的采购主任,都是想要从马山酒厂这边进货的。
顾之易直接坦诚酒厂产能不足的问题,也不敢随意应下,只能是答应回了酒厂之后,尽量想办法提高产能。
9月4日,顾之易才终于又回到了马山生产队。
不过酒厂产能的提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不说啥采购,不通电,啥现代先进设备都运作不起来啊!
于是,张让林这边马不停蹄地向上申请,通水、通电来一套。
而且鉴于现在酒厂是真的挣钱,张让林还特地跟上级提出,这些费用我们生产队可以分担一部分,不需要上级全额拨款。
大概是最终在钱的问题上谈拢了,入冬之前,马山生产队终于用上了电灯。
自来水的问题还没解决,不过队里很多人家都打了井,用水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决,反而不那么迫切了。
79年底,小岗村进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之后,取得粮食大丰收的消息直接引发全国范围内的讨论,各地报纸都有报导,赞誉有之质疑批判有之。
但是不可否认,粮食大丰收绝对是全天下农民的一个大刺激,就连张让林都在心里暗暗琢磨,这样做到底可不可取。
不过一切都是在心里揣摩而已,上头没有盖章定论之前,张让林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搞出这么一个壮举来。
反倒是秦卿卿提议大队进行的轮作方式调整初见成效,年底收获的时候,进行了轮作的地块,粮食产量明显比没有调整的地块有了接近两成的提高。
更让马山生产队队员们惊喜的是,上级配给生产队的新型水稻种子,居然比去年所用的更加高产,达到了亩产600公斤的喜人数字!
而且产出的大米,品质也比去年相比有了显著提高,这令所有的队员喜出望外。
秦卿卿作为马山生产队这边的记录员,是最直观地体会到这份增产意味着什么的。
而且秦卿卿还发现,马山的这一批新型水稻种子,居然比实验田里的种子还要高产,种出来的大米品质也比实验田的有所提升。
难道,马山这边的地质特别适合这一种新型种子的生长?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巨大的发现,秦卿卿在数据记录好之后,就迫不及待前往临桂农科所进行汇报,也跟学校那边进行了汇报。
一时之间,马山生产队这个名字进入了临桂、农学院一批学者、研究员的眼中。
张让林在收获了粮食大丰收的喜悦之外,又收获了来自学术界的赞誉,马山生产队不断迎来各种科考团队。
顾之易则是适时开始研究将大队产的大米替换现在酒厂所用的大米,如果可行的话,酒厂的生产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
马山生产队喜事连连,队员们带着幸福的喜悦迈入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