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内外被重兵把守着已经过去了好多天,被“软禁”在里头的朝臣们完全被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根本不知道外头发生了什么事,只能偶尔从肃王的脸上和他的情绪中窥探一二。
他们只知道这两日肃王的心情很不好,似乎是在太子手底下吃了败仗,于是免不了又有人成为了出气筒被拖出去斩首示众。
肃王偶尔也会到贤德殿逛逛,放一放狠话,每次被他盯着看时,聂含璋总觉得对方的眼神阴森森的,像要吃人似的,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惹毛了他。
其实她进宫以来一直十分地安份,可以说是相当配合的一个人质,半点麻烦也不敢找,因为她不想惹怒对方而伤及自身和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她们这一群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想要自救基本是不可能的,若是鲁莽行事只会死得更快。她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去招惹对方,安安静静地等着人来救。
似乎在座的众位跟她都有一样的共识,大家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看上去倒不像是被软禁的,而是来到皇宫“度假”。
外头战火纷飞,打得昏天暗地,她们在宫里头两耳不闻窗外事,倒也落了个清闲,若是被聂含璋和席老夫人知道席枭带兵正在攻城,心里只会更不踏实。
宫外的战况确实是愈发激烈了,席枭等人乘胜追击,接连着带兵又挨个跑去骚扰东门、南门、北门,每一次都打一遍换一个地方,搞得对方是防不胜防。
西城的守将和士兵们都摆好了姿势等着他们来攻打,结果人家却调转枪头跟别人玩去了,席枭的这种打法着实把敌方弄懵了,根本猜不透他到底想干嘛。
按理说,禁卫军军营就扎在城西的凤鸣山下,当年先帝就是为了防止兵变和外敌侵入,特意把城西这片土地列为军事秘地,禁卫军军营算是一座城中城。
现在他们为何要舍近求远,不专心攻下西城直接打进宫门,反而要绕个大圈子去攻打毫不相干的其他三个城门呢?这不是浪费兵力和时间吗?
肃王的参谋们商量了大半夜,一致认为席枭不按常理的策略是在挨个试探各个城门的守备和兵力,然后再选一个最弱的来攻打。
大周朝近二十多年一直都过着太平盛世,朝中的风气逐渐变得重文轻武,驻京的武将们多不上场杀敌了,更少有人与席枭打过交道,稍微了解他的关山已经被撤职回家了,就更没有人猜得懂席枭的用意了。
这已是目前他们能想到的,最合理的一种解释了。
于是,肃王又从各处抽调了十万兵力去巩固几座城门,防止参谋们所说的假想演变成真。如此一来,原本打算用来镇守皇宫的兵力一下子削减成了八万。
他们认为只要守住城门,不让太子和席枭带兵进城,就打不到皇宫来,在这期间,他们就可先下手为强,正式对外宣称太子已死,肃王继位登基的朝廷公文,从舆论上便能占得主导优势。
反正老百姓又不知道真相,他们并不关心太子的生死,也不关心到底是谁坐上了龙位,只要不打战,依然能过太平日子,谁当皇帝对他们来说都一样。
也不知道是哪位朝臣和参谋给肃王出了这么一个昏招,他竟敢觉得十分靠谱,当即拟了一条“圣旨”,让宫人出外敲锣打鼓地宣布新帝登基的消息,并大肆张贴上位公告,生怕人们不知道。
如此一来,肃王觉得自己不仅在金銮殿内、百官面前登基了,也在万民的眼中登基了,这就算是名正言顺了。剩下的只要弄死太子和席枭那批人,他这个帝位就能坐踏实了。
肃王想先入为主占个先机,这并什么错,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与西夷国君通敌叛国的罪证就捏在对方手中,他这么大张旗鼓地宣布继位,视太子为无物,太子怎会让称心如意。
肃王这么高调的做法,恰好给了太子一个发难的机会,一个向全天下公布肃王罪证的机会,凭借着这个有力罪证,太子想要翻身易如反掌。
原本太子顾及着皇家颜面,不愿让先帝威名蒙羞,将同父异母的兄弟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可既然对方不仁,他也只能不义了。
在肃王发布继位声明没两天,京城的大街小巷里就贴满了关于肃王与西夷国君秘密来住的秘函拓本。
与此同时,太子亲笔写下了一封“声讨檄文”:
声讨肃王勾结外贼、通敌叛国,并意图谋害亲兄、谋朝篡位诸项大罪。如今太子得幸归来,承蒙席枭、容延等忠臣守护,欲拔乱反正,劝诫朝臣和百姓擦亮眼睛,不要轻信奸人、认贼作父,更是奉劝士兵们不要为虎作伥,自相残杀。
肃王在宫中闻讯暴跳如雷,在看到那些秘函拓印本时,他笃定必赢的心开始慌了、乱了。
纵使他派出人手日夜巡逻稽查,将自己的罪证和太子的声讨檄文从一面又一面的墙上撕下烧毁,但第二天照样会有新的张贴上去。
“战乱”期间,老百姓们虽然很少出门,但偶尔总要出门补给粮食,难免就会有人看到,看到之后他们在外不敢声张,但关起门来官府就拿他们没办法了。
太子所书的檄文字字血泪、正聋发聩,看过之人莫不痛骂肃王狼子野心,一下子肃王便成了万民唾弃的叛国贼,其苦心经营的“明君”形象彻底坍塌,再也扶不起来了。
更叫肃王不安的是,守城的兵将们也看到了,这对军心的动摇无疑是致命的。
尽管他下了禁令,禁止军中谈论此事,并声明这是反贼的阴谋,纯属无稽之谈,但对此抱有怀疑的兵将仍是不少,短短两天,已经有好几支军队弃暗投明直接投奔太子去了。
肃王亲自出宫斩杀了几个对他抱有质疑的将士也无法挽回军心和威望,只会让人愈发觉得他这是恼羞成怒,不打自招。
士兵们当初投报军营,都是为了报效国家和建功立业的,帮助皇子夺位和帮助叛国的皇子篡位意义完全不同。
前者胜了,历史便由胜利者书写,他们就有可能升官发财、流芳百世;而后者不管是赢了还是输了,注定都要遗臭万年。
大家都是有家有室的人,谁也不想在家人亲友面前落个叛国反贼的恶名,一辈子抬不起头来,还要连累后世子孙被人耻笑。
何况太子本是正统,先帝逝世理当由他继位,只要他尚健在,除他之外的任何人登基就是谋朝篡位,这本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
绝大多数人都是尚存良知、是非分明的,他们不愿沦为肃王这个叛国逆贼的帮凶,一个个要么消极怠战,要么索性在席枭攻城之时意思一下就举旗投降,把人直接迎进了城里。
形势一下子发生了惊人的逆转,太子的兵马越打越多,从十五万增加到了二十二万,而肃王的三十万兵马则缩减了几乎一半,只剩十七八万了。
敌弱我强,变成了敌强我弱。
肃王再也无法强自装作淡定了,愁得是日夜难寐,坐立不安,急急忙忙又把前几日刚调去守城的兵马又再调了回来镇守皇宫。
皇宫俨然成为他最后的容身之所了,若是宫门被破,他只有死路一条。
太子率兵进城后,反倒不着急攻打皇宫了,每日只派来使到宫门前叫阵,说得无非就是肃王乃通敌叛国的逆贼,只要大家愿意弃械投降,匡扶正统,太子必定既往不咎云云。
“来军开战,不斩来使”,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头一两天肃王还能容忍太子派来的人挑拨离间,后面几天却是再也忍不了了,怕军心再被动摇,只要来使一到宫门下,还不等对方开口,必定乱箭射死。
如此作派,只会更加显得肃王是作贼心虚,不用太子的人再来劝说,军心就已经溃散得七零八落了。
动静都闹到宫门口了,朝臣们多少也略有耳闻,看向肃王的眼神更加不善,背地里亦是议论纷纷,当面却是闭口不提,假装毫不知情。
大家都在等,等着太子打进金銮殿,到时就有救了,谁还会在这关键时刻去惹怒肃王,岂不是找死嘛。
正当大家以为太子很快就会大举攻进宫门时,他们却突然沉寂了下来,一点动静也没有。
原来临时变节的那八万禁卫军,其中五万是听命于高太尉的,另外三万却是听命于另一个副统领郭子康。
席枭不欲让自己人自相残杀,进城之后一边让士兵们多加休整、养精蓄锐,一边暗中与郭子康取得联系,意欲策反他和另外三万将士回到正途。
郭子康心知太子继位乃是众望所归,有席枭在,自己也没有打赢的可能,他也不愿就此断送自己的前程和三万弟兄的性命,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席枭的请求。
席枭并没有让他直接归顺,而是让他继续潜伏在宫中做内应,攻门之时,双方里应外合,顺便委托郭子康帮忙看顾在贤德殿中作为人质的家人,一有机会便将她们营救出来。
双方开战的第十四天,即乾明五十七年十月十八日,五万边卫军浩浩荡荡地杀至皇城。
与驻守京师的这些士兵不同,这些人神情淡漠、目光森冷,看人的时候仿佛在看死物一般,这是真正经历过无数杀戮才能练就的冷酷,是真正的百战之师才能具备的气势。
边卫军杀人如麻,势如破竹,守城的兵将们从未见过如此场面,哪里是他们的对手。
双方交战不过个把钟头,守城士兵们便被打得鬼哭狼嚎,纷纷弃城而逃,更有甚者,主动打开城门,把人恭恭敬敬地请了进来。
直到这一刻,人们才真正明白,席枭和他的边卫军是多么可怕的存在,别说是三十万大军,就是再多一倍兵力也未必打得赢。
京城已全面沦陷成为太子的囊中之物,消息传来,肃王煞白了脸,瘫坐在还没坐热的龙椅中像一具失了魂的木偶,久久不能言语。
他知道自己必输无疑了,可是就算死,他也不会就这么便宜了太子等人。黄泉路上太寂寞,他要把宫里的这些人统统带到地底下去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