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神豪重铸世界体系 > 第35章 再次招募

第35章 再次招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八条伤痕累累的荷兰炮舰看到了旗舰挂出的旗令,调头往八个方向逃去。

看到红毛掉转船头逃跑了,陈烈的船队里响起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得胜的水手们高举双手庆祝胜利。

就连船上的三千多农民们也长舒了一口气,一个个大声叫好!

红毛可是台湾附近的一霸,王大强见陈烈这么轻松就击溃了红毛,对陈烈的崇拜之心更强了,“团座的开花弹太厉害了!”

陈烈用望远镜看了看荷兰人的船只,对王大强说道:“荷兰人想逃,我们的八艘炮舰分为四路,追击荷兰人最大的四条船,击沉敌舰后在新竹汇合。”

陈烈担心兵分八路追击,会有某一路的船出岔子,所以退而求其次兵分四路,每路都以两艘船追击荷兰人的一条船。

陈烈率领两条炮舰和两艘没有炮的轮船追击荷兰人的旗舰。

荷兰人的旗舰此时在东南风中往西南方向逃跑,速度并不快。

陈烈的轮船用蒸气作动力,可以轻松咬着荷兰人的旗舰,时不时就追到荷兰人一里之内射上一轮炮弹。

开花弹不断地射入荷兰旗舰的船尾,在荷兰旗舰的腹中爆炸,把那艘巨大的军舰炸得一片狼藉。

荷兰人挂起了白旗,收了帆,乞求明人放他们一条生路。

陈烈让二十名炮兵上去把荷兰人全绑了,然后自己登船检查了荷兰人的旗舰。

陈烈以征服者的姿态登上了荷兰人的大船,在荷兰人的旗舰上检查了一番。

陈烈希望能在西方人的船只上找到一些有用的技术,补充在自己的船队上。

但检查的成果却让陈烈很失望。

荷兰人这个时代并没有太多领先明人的技术。

无论是他们的火绳枪还是他们的大炮,都十分粗陋,比不上陈烈的技术。

唯一让陈烈有些兴趣的是荷兰人的炮车。

那炮车用滑轮组和麻绳缓冲火炮的后座力,让荷兰人的三十六磅重炮能够装上木质帆船。

水兵们在船上翻了个底朝天,翻出一万多两银子,但是对陈烈来说却是没什么用。

五日后,陈烈已经登陆新竹。

陈烈带着陈忠和亲卫骑马走在新竹的新田边,看着正在田里播种育秧的农民们,心情愉快。

陈文起在浙江联系了两千户种稻老农后,陈烈便派船把他们接了过来。

如今这二千户老农和八千户流民是新竹的第一批农民。

陈文起还在福建联系了一批耕牛,陈烈用轮船运到了新竹,借给了农民们。

陈烈在新竹视察了两日后,又随船队返回了卫所。

十月上旬莱州的造船匠们又造好了五条大船。

十一月,陈烈去盔甲锻造作坊看了看。

经过一年的发展,这个盔甲作坊已经有相当的规模。

盔甲作坊用蒸汽机带动锻锤锻造钢质盔甲,效率颇高。

陈烈对盔甲的要求是五十米上能防范弓箭直射,所以工匠们锻造的钢甲颇厚。

正面胸甲足有三毫米厚。

而且一套盔甲不仅有胸甲,还有裙甲、护腿、护肩和护臂。

正面防护十分完善,算得上是全身甲了。

不过这盔甲只有正面防护,侧后方没有钢板。

陈烈的部队一般都是正面对敌,侧后方的防护就交给战友了。

陈烈相信士兵们如果穿着这样的一套板甲,建奴的弓箭手根本射不穿。

士兵们就算挨上十几箭,大概也只是破点皮的小伤。

等以后和建奴交战的时候,建奴用骑射对付第一团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

不过这种盔甲比较沉重,足足有三十多斤。

平时行军是无法穿戴的,必须由辎重车队携带。

这样倒是增加了对辎重队的要求。

以后要准备足够多的骡马,只要有马车,这也不算是大问题。

在盔甲作坊里,陈烈把一套新做出来的全身甲挂在一百米外,用一把没有拉膛线的燧发枪射击。

“啪”一声枪响,圆形铅弹射中了胸甲左侧,在钢甲上打出了一个凹陷出来。

不过那凹陷不大,也就几毫米深,并不会对穿戴者造成大的伤害。

陈烈又把射击距离缩短到七十米,再次装弹射击。

又是一声枪响,子弹击中了钢甲右侧。

子弹还是没有击穿钢甲,在钢甲上打出了一厘米深的凹陷。

不过钢甲不是贴身穿戴的,本来就和皮肤有一定的距离,一厘米的凹陷也不至于让穿戴者受重伤。

陈烈再往前走了二十米,在五十米的距离上朝钢甲开火。

只听到“哐”一声巨响,铅弹射穿了钢甲。

挂在木架子上的钢甲受到剧烈的震动,掉了下来,哐当掉在了地上。

陈烈取来钢甲检查,发现铅弹在钢甲上打出一个洞口。

看来在五十米的距离上,一般的滑膛枪也能击穿三毫米厚的钢甲。

以后若是遇到红毛,绝不能让红毛接近到五十米射击。

一旦让敌人在五十米内对射,即便装备这样精良的钢甲,也会造成大量的伤亡。

陈烈的各项发展都步入了正轨,尤其是小琉球的发展,更是欣欣向荣。

眨眼之间,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

陈烈的船队已经扩展到了三十一艘。

船队如今有船工一千一百人,炮手二千一百七十人,跑小琉球一次可以搭载一万名农民。

如今已经运送了十万农民到新竹,此时的新竹已经是一个县的规模了。

新竹已经开垦出水田四十四万亩,一季粮食预计就可以收获五千多万斤。

开发小琉球的收益实在是高,有了这些粮食,以后缺粮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随着后续农民陆续开出更多的水田,小琉球的发展会带来更大的好处。

陈烈准备再招募一批前往小琉球的农民,布告贴出之后,就有无数人报名参加。

陈烈为了减小影响,就把招募农民的数量控制在来五万人。

九月以后,陈烈的船队把这五万人分批运送到小琉球。

陈烈跟随运送农民的船队,前往小琉球,视察开发的情况。

此时的济宁州已经有些凉意,但小琉球依旧温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