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瘴林的地底有一条人工挖凿的暗道?”颜殊清难得的惊讶到表情失控。
戚黎黎点头道:“是啊,王小元还说我们掉下去的位置是最宽阔的,他找到的入口,堪堪够两人挨肩走而已。”
昨儿夜里大家平安回到宅院后,颜殊清和程三就告辞回去休息了。
而王小元四人,他们不敢跟大人说实话,苦苦哀求加再三保证,戚黎黎松口答应保他们一次,只说他们在山林里玩迷路了,不提误入毒瘴林。
当时听王小元汇报完暗道情况,戚黎黎就想立即找颜殊清和翟岩商量。
无奈天色太迟,舅舅又喊她去说话,只能忍到今日早上。
“奇怪,谁会在那种地方挖暗道……”颜殊清满头雾水,“既然有入口,那便一定有出口,如果说入口在鬼伞群的顺风向附近,那出口又会在哪里?”
“要不我们再去探索一次?”程三眼睛放光,“趁着早上,时间足够,我们仨去走一走那暗道,看看出口在哪里?”
程三对探险很感兴趣,而且昨天进毒瘴林后,林内虽有诡异,但没他想象的危险,故一点不害怕。
“不妥,我不同意你们再进毒瘴林。”
翟岩反对道:“昨天你们能平安无事回来,显见有运气在,你们正好没有遇到大规模毒虫,鬼伞群也处于平静期,你们甚至连毒蛇都没有碰到,之后再去,就不一定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可那条暗道明显有古怪,不探查清楚,岂不是寝食难安?”程三说道。
“嗯嗯对!”戚黎黎附和点头。
颜殊清看了‘寝食难安’的二人一眼,见二人一人抓一把酥豆,丢嘴里嚼得比谁都香。
翟岩道:“查要查,但不是现在,等老先生和封师父回来,一来封师父多次进入毒瘴林,具体情况更了解,说不定封师父早就知道里面有暗道了,就算不知道,有封师父一起探索,会安全许多,二来凭我们的阅历,就算顺利探查完暗道,找到出口,也猜不出用途,一样需要等老先生回来再商量。”
颜殊清点点头,“我同意翟岩的说法,那条暗道明显不是一日挖成,既已有一段时日,那我们也不急于一时,求稳为上。”
颜殊清甚至怀疑暗道可能与老先生或封坤师父有关,但他没有说出口。
见戚黎黎不再反对,翟岩继续道:“出于安全考虑,让李墩通知其他人,在老先生和封坤师父回来之前,都不要上山了,再出现王小元他们那样的擅自行动者,就彻底踢出我们的小圈子,大家也不用再做朋友。至于阿箴和袁婶,黎黎,你带他们下山,安顿在大宅院吧,一切等老先生和封坤师父回来再定夺。”
阿箴和袁婶是否愿意搬离竹舍,大家都不作考虑。
因为袁婶本就是从东头大宅院里出来的,肯定不介意,至于阿箴……
阿箴这两年读书读成了个书呆子,前几年还常跟在戚黎黎身后玩,后来大概是发现自己不如翟岩聪明,读书上不如翟岩有天赋……其实不如翟岩就算了,阿箴悲伤地发现,他连比自己年纪小的李小禾都不如,想着勤能补拙,开始发愤图强,学成了戚黎黎眼里的书呆子。
只要能读书,让阿箴睡路边都没事。
“哦,那听你们的吧!”戚黎黎嚼着豆子,在没有危险和紧急事件的情况下,她的脑子不怎么转。
戚黎黎都同意了,程三自也不再吭声。
……
青州境内的一处小村外。
祭扫归来的谢九思身边跟着一位白衣短须的中年男子。
“老师,家父九泉之下,知您来探望,必定十分激动。可想到老师您这般高龄,还不辞辛劳地远行,学生内心又很不安。”中年男子感慨道。
“趁走得动路,来看看故人,将来走不动了,想来也来不了了。”谢九思缓缓道。
今日探望祭扫的故人,名字叫沈远。
谢九思是在而立之年,辞官开始游历九州列国的。
本以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引起旁人注意,没想到先帝召见了他。
先帝对游历很感兴趣,允诺他在献国境内的任何关隘都畅通无阻,只希望他时不时寄一封类似游记感想的书信回来。
谢九思原就有记录著书的打算,欣然应诺。
沈远是他游历到青州时遇见的。
当时正值夏日,青州遭遇数十年一遇的水患。
水患导致当地出现大量流民。
谢九思协助当地官府施粥赈灾时,看到墙角边有个衣不蔽体的男孩。
男孩手上捧着一碗刚领到的粥。众所周知,为了防止贪小利之人冒充流民领粥,用于赈灾的粥除了比较稀外还会掺进十分一的沙石。
别的流民领到粥都狼吞虎咽,唯独那男孩,一手捧粥,偶尔喝一口,双膝曲着,上面架一本不知哪儿捡来的、破破烂烂的书。另一只手在地上写写画画,不时从嘴边捡一粒小石子出来,放在他写画的东西里。
谢九思好奇,走到男孩身边,发现男孩在看术算。
看的是术算里比较难的‘商功’工程分配法。
更令谢九思惊讶的是,男孩写的算式和画的工程图,完全正确。
“愿意跟我走吗?”谢九思问。
小男孩抬头看了谢九思一会,然后合上书,妥帖地塞进怀里,再捧了碗站起来,朝谢九思一鞠躬,喊了声“先生”。
小男孩就是沈远,是谢九思收的第一个弟子。
沈远没有让他失望,二十二岁那年,考中两榜进士,在谢九思推荐下,进入工部。
沈远二十九岁那年,牵着聪明但顽劣的长子寻到谢九思,替子拜师。
当时谢九思正处于传道受业的巅峰期,广收有天分的学生,并常在各州知名书院讲学。
所以大弟子带子嗣来,他考校一番后,收下了。
官场心重,沈远又是个责任心极强的性子,事必躬亲,寿命难长。
沈远官拜工部尚书的那几年,为献国和百姓踏踏实实地做了不少好事,尤其是青州几处主河道的水利工程,基本彻底解决了青州的水患问题。
今日陪他来祭扫的男子,就是沈远当年带来拜师的长子沈楠。
沈楠天赋不如他爹,但也不错了,如今亦在工部任职。这次知晓先生来祭拜,特意请假从京城赶到青州陪同。
“先生,您此番直接回京城附近吗?亦或要去他处?”沈楠问道。
“直接回去。”谢九思回道,山上那些小家伙还在等他。
沈楠忙又问:“不知先生现居于何处?学生好去安排回程事宜。”
既然先生回京城附近,他作为学生,自是要一路陪同,将先生平安送到家。
谢九思知道沈楠不经他允许,不会来打扰,也不会四处乱说话,遂没隐瞒,“住在关阳县下,云屏乡附近的莲花山上。”
“莲花山?”沈楠想起一事,循着话题聊起来,“学生记得莲花山属于武连山脉,说来皇上准备在武连山脉的玉峰山和延关山,修建行宫,以及围一处皇家猎场。”
作为工部一员,沈楠对京城周边山脉有一定了解,但并非分管这块,故了解不算详细。
“是个消暑纳凉的好去处。”谢九思点点头,没有过多评价。
当今圣上虽说性格固执,但的确不是贪图享乐之辈,登基十多年,在京城附近修建一处行宫,不至于劳民伤财。
那玉峰山挨着关阳县的邻县,距离京城更近一点。
看似离莲花山挺远的,但如果不考虑山势地形,玉峰山到莲花山的直线距离并不远。
从他现在居住的空地,进入密林,穿过毒瘴林,再往北走十多里路,就到玉峰山地界了。
有毒瘴林的存在,谢九思暂不担心行宫修建完成后,莲花山的清静会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