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自家姑娘吩咐的事,李嬷嬷又将刚打听到的,与苏雪青有关的事儿说了。
“你是说苏雪青一天内写了两封信给那戚黎黎?”苏雪蓉讶异道,她还以为只有程绯缨与戚黎黎处得火热,没想到苏雪青也这般主动。说来她的蠢妹妹已经自卑得多少年不敢主动,甚至畏惧结交朋友了……
“是啊,第一封是邀请戚黎黎同去参加初雪宴的,第二封信是关心赵家有否为难戚黎黎的,瞧三姑娘的架势,若戚黎黎真被为难了,她似乎还要想办法帮忙。”这话说出来,李嬷嬷都觉得有些好笑。
府里谁不知道三姑娘的情况,自己都护不住自己,被老夫人和亲爹嫌弃,生母又病恹恹,难不成去求她们那房的妾室?话说回来,求妾室倒是个好主意,只要她自个儿不觉得丢人。
“难得啊……”苏雪蓉想了想,说道:“既然她们请了朋友一同参加,那我也请好了。”
她打算将戚芷和汪惜芸一同请上。
那汪惜芸是个沉稳的,而戚芷呢,可就没那么聪明了,目的和心思都太明显……
……
颜殊清从皇宫出来后,去了紫芝巷寻戚黎黎。
时间不早,杨氏热情地留颜殊清一同用晚饭,饭后,颜殊清与戚黎黎来到庭院说话。
空旷的庭院平日除了练武外,还养着皎雪骢和小白鹿。
地上偶尔长出几棵杂草,很快会被一马一鹿扯掉。
光秃秃得纯粹。
小白鹿听到声响,踩雪嘎吱嘎吱跑过来,绕着戚黎黎转了转,嗅了嗅戚黎黎指尖,湿漉漉的大眼睛略显失望。
戚黎黎掏出块草饼喂小白鹿,笑道:“小白特别喜欢雪青姑娘,估计是因为雪青常做糕点,衣裳和手上有淡淡的香甜味儿,别说小白,我闻着也喜欢。”
上次雪青过府学做菜,戚黎黎和程绯缨在庭院聊完天后,到厨房看苏雪青和香梨,就发现小白鹿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去了厨房,绕着雪青转个不停。
雪青了解到小白鹿是杂食,除了草料,糕饼也会吃,回府后,特意按照小白鹿的口味,做了几次云片糕和奶酥饼让人送来。
这特殊待遇,戚黎黎都羡慕了。
不过小白鹿有的吃,等于她也有的吃,隔三差五的她就与小白鹿坐在庭院分食雪青送来的糕点。
这会儿小白鹿一下便嗅出她身上没有糕饼,失望是自然的。
颜殊清伸手揉小白鹿的脑袋,被小白鹿嫌弃的歪头跑开。
“小没良心。”颜殊清无奈道。
戚黎黎嘻嘻笑道:“大概还记得是你抓了它,不过这小家伙记吃不记打,下次雪青做糕饼了,咱们一起喂。”
“好。”颜殊清心情颇有几分舒畅,“对了,程三快回来了,他回来后会邀请你去将军府做客。”
“没问题,绯缨知道我和她兄长是哥们,一定很惊喜。”戚黎黎没想太多,反正迟早要去做客的,她还颇期待。
她对那位使一对战斧的老将军印象深刻,老将军是她见过气势最强的。
话本子里曾有关于战场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描写,她自诩暂时没有这样的勇力,但那位老将军有。
戚黎黎又问道:“殊清哥,这几日你有空吗?”
颜殊清道:“有的,除了三日后要去初雪宴外,你不是也答应了程姑娘她们一同去吗?”
“嗯,那日不算,殊清哥有空的话,这几日陪我一同去西城和北城吧,我之前到西、北城逛时,发现那边许多屋子是用混灰料或者容易腐烂的木头盖的,有些甚至是茅草屋,这样的屋子容易被积雪压塌,有些行动不便的孤寡老弱住着这样的屋子,我想帮他们扫扫积雪或者加固下屋顶,对了,西城那边还有善堂,顺便一起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好,我与你一同去。”颜殊清毫不犹豫答应。
……
西城的善堂多是京城富商捐的,但善堂盖好后,富商不一定会继续资助,不少善堂后来荒废了,聚集着一些乞丐或流民。
这两日,戚黎黎和颜殊清在西城除了帮一些家中没有壮劳力的老幼妇孺修葺屋顶围墙以及清扫积雪外,还有去济善堂帮忙。
济善堂有二十多名孤儿,女孩儿居多,大部分是近年外地遭灾,随流民来到京城,又无父无母的。
堂内只有一位老人在打理,好在女孩儿们勤劳听话,年纪稍大的,每天随老人一起清扫和编竹筐,善堂倒也打理得井井有条。
加固好房梁、屋顶,戚黎黎和颜殊清去外头买了些糕饼回来分给孩子们吃。
“公子、姑娘,”老人端了两碗热腾腾的红枣水出来,“快坐下歇会吧,喝点热的暖暖身子。”
二人亦招呼老人一同坐下。
“珍婆婆,除了您在的这处济善堂,西城还有哪些善堂,可能维系得下去了?”颜殊清是第一次来,颇有些好奇。
“目前在维系的还有三处,永善堂、喜善堂和仁善堂,那永善堂和喜善堂很大,养着上百人,这两处善堂是汪员外接济的,每年汪员外都会给善堂数百两银。至于仁善堂,比我们的济善堂还要小些,里面多是些身体有缺,无法正常生活的,我们济善堂和仁善堂,这些年多亏了杨老板的帮衬。”老人说着,感激地看向戚黎黎。
戚黎黎迎着颜殊清惊讶的目光坦然道:“我舅舅没有像汪员外那样直接给钱,但他会按市价来收女孩们编的竹筐,一部分带盖的竹筐适合存放东西,器物坊刚好用得上,器物坊用不上的就放在其它铺子里卖。”
“那仁善堂呢?不是说仁善堂大多是身体有缺,无法正常生活的吗?他们如何工作?”颜殊清疑惑道。
戚黎黎解释道:“仁善堂那儿也不全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若双手正常,就糊纸扇、油纸伞之类,若双腿健全,就帮忙跑跑腿,送信递消息甚的,不过仁善堂确实更难些,所以舅舅收油纸伞或者让人跑腿,都会给比市价高一倍多的钱。”
颜殊清认同道:“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过对于善堂的人来说,是否会更喜欢汪员外那样直接给钱的?”
老人摇摇头:“老身更感激杨老板的,那永善堂和喜善堂,救济的条件苛刻,他们只救助男孩,而且只救助身体健全的男孩,女孩偶有收留,但挑面相和年龄,像身体有残缺的,他们善堂是不救助的,大多数男孩到一定年龄后,会被汪员外的人带走,据说是带去汪员外的庄子或商队做事,这些被带走的孩子,不再与善堂联系,十多年,皆如此……老身不知打理永善堂和喜善堂的人是如何想的,但如果是老身,断舍不得与每日照顾、看着长大的孩子彻底失去联系。”
“珍婆婆,您可知那永善堂和喜善堂,每年大约会新收几个孩子,又会被汪员外带走几个?”
颜殊清越听越诧异,他之前为了帮杨怿江,了解过汪卓仁在京中的生意,但真没留意到汪卓仁和西城善堂的往来,不过就算留意到,他当初也会以为是寻常富户从指缝间漏点儿财做善事,就如同那些达官贵胄偶尔搭棚施粥一样,从而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