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睿宗帝收到的战报里,仅仅写了梁、雍两国联合,周节度使已在御敌。
当时睿宗帝还以为战事不危机,只召见程老将军和镇南侯等几名武将商议,未决定派谁前往边疆。
可就在两个时辰前,睿宗帝用完膳,准备批阅奏章时,又一封急报送到。
新急报看得睿宗帝龇目欲裂。
大败!
周节度使的军队战败,伤亡近三分之一将士。
梁国和雍国,一共集结了十万大军,势如破竹,一路朝安县逼近。
安县是献国最南边的边防小城,县城不大,但里面驻扎了数万兵士,防御的城墙也垒得极高极厚。
若安县被攻破,后方虽还有几处关隘,但防御皆不及安县,联军只要兵马充足,完全可以一路推进至南方一带的腹地,腹地再往北两百多公里左右,有献国的天然防御屏障,平延山脉。
但这时,南边的大片沃土已被侵略,睿宗帝绝不能忍。
事出危急,不必再考虑人选,睿宗帝直接召见了程老将军。
整兵备粮到出发,最快需要三日。
商议后,确定程老将军为主将,戚黎黎和程三为副将,三日后领五万兵马前往南方御敌,守卫疆土。
……
献国与梁、雍要开战一事很快传遍京城,颜殊清与翟岩皆请求随军。
开始黎黎还纳闷小石头手无缚鸡之力,跟着她去战场凑什么热闹,直到翟岩拿出一本簿册,里面绘制了攻城和守城器械的改良之法。
之前黎黎有与翟岩吐槽过她在军营里见到的器械,笨重不够灵活,准头差,杀伤力低等等,当时翟岩便说找机会改良,黎黎听了没往心里去,没想到小石头竟然真的改良好了,可惜马上要出发,来不及制造新的,而边境也没有条件制造大型器械。
翟岩听完戚黎黎的疑虑后,表示时间紧张不必制造新的,他原计划就是直接旧器械上改造。
只要有足够的能工巧匠,改造很快能完成,翟岩通过小模型模拟过,改造第一台或许需要一日功夫,但接下来一模一样的器械,每件都只需要两、三个时辰。
等到了边境,前方打战,他在后方领人改良,改一架是一架,总能帮上些忙。
戚黎黎听着有道理,引荐给祖父。
程老将军大喜,如获至宝,上报睿宗帝后,直接破格封翟岩为工部六品官,并让翟岩自己去工部选人,挑不中还可以从京城的工户里挑,待打了胜仗班师回朝,全部论功行赏。
而颜殊清的多次随军请求,皆被拒绝。
在戚黎黎等人都不抱希望,做好要与颜殊清告别的准备时,颜殊清换上戎装来到了杨家。
原来颜殊清直接将他母亲赵月卿请下山了,在赵月卿的请求,以及程老将军的担保下,睿宗帝终于同意,但颜殊清没有官职,仅仅是兵卒。
永光二十一年四月初三,以程老将军为首的大军自京郊开拔,前往南方御敌。
许多百姓自发到城郊相送,程绯缨带来了这两日她与苏雪青去庙里求的平安符,一个个好友送过去,送到翟岩时,程绯缨悄悄多塞了一样东西,翟岩察觉到,低头发现平安符上多系了个同心结。
翟岩转头看着程绯缨匆匆离开的纤细背影,略作犹豫,终系在了腰带上。
永光二十一年五月初七,安县以及临近安县的两处关隘被联军攻破占领,周节度使领着残军和幸存的百姓退至距离安县五十里处的惠城。
大军抵达惠城,斥候前往前线探查军情。
一日后,程老将军领兵宣战。
永光二十一年五月十五,献国连打三场胜仗,程老将军、戚黎黎、程三、颜殊清皆是以一敌百的存在,再加上翟岩改良的攻城器械,献国军队如虎添翼,勇猛无匹,仅仅半日功夫便夺回安县,重新搭建更加牢固的防御线。
捷报频频传回京城,京城也送来急信。
睿宗帝暂无乘胜攻打梁国或雍国的打算,三国国土相互接壤,梁国与雍国已联手,一旦献国军队深入梁、雍其中一国的腹地,另一国便可自后方切入,前后夹击,故在没有充足准备和必胜把握之前,不必冒险。
睿宗帝要求将梁、雍联军逼退至建安河后方,并写书请降,赔偿损失。
永光二十一年五月底,联军在接连战败后,退至建安河后方的平原安营扎寨。
几场战事下来,联军损失近半。
程老将军等人则在等两国送请降书,可等了几日,对方无一丝动静。
“殊清哥,你说联军会退兵请降吗?”戚黎黎端着一碗焖肉饭坐在颜殊清身边。
打了一个月仗,戚黎黎皮肤被晒黑了些许,眼睛仍旧清亮,但眼里没有了刚离京时的踌躇满志,反而透着些许迷茫。
她不怕苦不怕累,她困惑的是,战争之下要死多少人。
之前几场仗有粗略估算,对方伤亡约五万人,他们这一边伤亡约一万人。
打仗时,她冲锋在前,杀了很多人,混鸣双刀被血养得寒光如锋,出鞘时的血腥气儿令人毛骨悚然。
可这些小兵卒本身不过是寻常人,他们也有家,有爹娘,有妻子,有子女……
听命行事,来到埋骨之地,亲人再也等不到归期。
虽然连连胜仗,但戚黎黎愈发沉默,她难得的沉下心思考。
当初生活在小小的云屏乡,她理想是当女侠,去会一会江湖。
出征前她想的是保家卫国,只有打胜仗,才能保护献国的万千黎民百姓,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
现在她的确打了胜仗,但沙场上死的人太多太多了。
用血染三尺地形容,丝毫不夸张。
“正常来说该请降的,梁、雍联军已没有胜算。”颜殊清心情倒是平和,与黎黎心怀大爱不同,他性子清冷,在乎的人很少。
他的热情只会给在乎的人。
黎黎是他在乎的人中最重要的,他早已看出黎黎的情绪变化,但战争就是如此,残酷无比,人命如草芥,他也不知该如何安慰。
“如果对方不降不退,是不是还要继续打?”戚黎黎问道。
颜殊清点点头,见戚黎黎情绪低落,问道:“你希望战事尽快结束吗?”
“当然,越早结束,死的人就越少,也不知梁国皇上和雍国皇上是不是疯了,还是脑子坏了,每拖一日,粮草都要消耗数千石,他们也不怕将国家底蕴耗尽。”戚黎黎吐槽道。
“是啊,拖下去得不偿失,那两个皇上还不如黎黎想得明白。”颜殊清笑着揉揉戚黎黎头发。
两人又坐了一会,有斥候传回密信,二人起身来到老将军的营帐。
程老将军将密信递给戚黎黎,面色不悦道:“梁国国主如今沉迷修道,耽于朝政,昏聩冲动,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为梁国开创盛世的明君了。”
戚黎黎和颜殊清看完密信,亦面色凝重。
联军不打算退兵,梁、雍两国的国内又在聚集兵力,尤其是梁国,几乎是准备倾其所有,打这一场仗。
雍国则有所保留,只会再增兵三万。
根据密信所述,雍国本是打算退兵的,之所以改变主意,是因为梁国与其签了新协议。
协议中梁国不但愿意出比雍国多三倍的兵力,而且打胜仗后,愿让出三分之二的新占领土与雍国。
也就是说,这场仗,梁国出力大,且不图收获。
简直匪夷所思。
戚黎黎不解道:“梁国不担心这一场仗后国力彻底亏空吗?还有雍国,其实现在对于雍国来说,利益最大的做法是与我们联合,一起吞并梁国,毕竟我们势头正盛,他们两国联合,至多侵占献国平延山脉以南的土地,明显与我们联合,直接灭掉一国来的收益大。”
颜殊清摇摇头,“哪怕我们主动联合雍国,雍国也不敢答应,一般来说,都是相对弱势的两方联合,因为与强势的一方联合,纵然胜的容易,但战后要看强国脸色,不但分不到多少利益,而且要担心下一个被灭是自己。”
原先献国就比雍国和梁国强一些,现在献国除了程老将军外,还有戚黎黎、程三、颜殊清,以及翟岩这样的工巧奇才。
所以,只有梁、雍两国联合,才能平衡。
如果梁、雍联军这一次打胜仗,得到平延山脉以南的土地,并且按照两国新订的协议分割利益,那么雍国的国力将超越献国。
“只能继续打了?”戚黎黎皱了皱眉,她有信心继续打胜仗,只是不知再打两场仗后,血会染到地下几尺,埋骨山又将堆到几丈。
“嗯,做好迎敌准备。”程老将军道。
在翟岩的指导下,他们在河岸附近布置了许多机关陷阱。
不主动出击,对方大军只要踏入他们布置的陷阱,必然阵脚大乱,损失惨重,到时候献国士兵下场冲杀收割即可。
现在要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胜利。
时间不早,戚黎黎等人告别程老将军离开营帐。
“黎黎,你是不是很反感打仗?”营帐外,颜殊清低声问道。
戚黎黎想了想道:“不能说反感吧,我知道盛世太平是靠打出来的,只是想到打仗要死那么多人,心里有些不舒服,殊清哥,我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比祖父还厉害的大将军,敌人闻风丧胆,根本不敢进犯,那便不会有战事了。”
“每个人都有老去和故去的一天,所以黎黎大将军最多也只能守百年和平。”
感觉气氛太沉重,颜殊清说话语调尽量轻松,“黎黎你说的没错,盛世太平是靠打出来的,中原唯有统一,才能真正平息战争,不过以目前情况来看,尚未到统一的时候,所以这些轮不到我们考虑。”
献国想一统中原,国力至少得再强一倍。
撇去梁国不论,单看雍国,若将雍国逼急了,雍国很可能引狼入室,与草原异族联手,那时就是鱼死网破,整个中原都可能让给草原异族。
所以,分久必合的天下大势,尚需一段漫长时光。
“好了,我送你回营帐,早点休息,养足精神,随时迎敌。”颜殊清状似随意地牵起戚黎黎的手,他面上神情自若,可心跳却非常快。
见戚黎黎虽没有反握住他,但也未将他甩开,心跳才慢慢平复。
送戚黎黎到营帐,告别后,颜殊清没有回自己的营帐,他转身走向来时路,独自一人去寻程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