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玩笑,两千斤的米粉啊!
这得是哪个道上的人,开口就是这个数字。
叶枫看朱小琴的眼神都不对了。
朱小琴看他那副表情,就知道他心里在嘀咕什么东西了。
她朝他招了招手,叶枫跟小狗一样,还左右看了看,发现没有人,才小心的靠了过去。
觉得他马上能听到什么不得了的消息了。
“粮食这种东西大家都是不够的,所以有个哥哥专门帮忙收了卖,当然了他每次自己也要抽一点,再顺点别的野物。”
“他的关系不仅在我们镇,隔壁两个镇他也都带着做,我知道也不是那么清楚。”
“这事别人我都没说,我是看着你那叔叔管这块,他也正好想给灾区帮帮忙。”
叶枫有什么不理解的,这又不是来要东西,这是来捐东西啊。
这粮食只要不是偷来的,他叔叔肯定收的高高兴兴的。
朱小琴真的难得大胆了一次。
这要是有人来细查,她拿出来的这些粮食可经不起推敲。
叶枫倒是自己脑补出了很多东西。
毕竟他也有亲人在村里,有些人胆子大一点在山上自己开点地出来,种点粮食换钱这事,他又不是没听过。
而且宜城市的黑市可比河东镇的大多了。
宜城黑市的那些粮食,基本上都是老农民们自己偷偷种的。
只是这种一出手两千斤的大户,恕他见识少,这是真第一次见。
他们宜城那个黑市的老大,捐了六百块钱,这事他们底下都传疯了。
但是你让他一下子拿两千斤粮食出来,他肯定拿不出来。
现在这会儿,粮食比起钱来,更是硬通货。
叶枫还有一堆疑问,但是他长了脑子,知道有些事可以问,有些事只能等别人说。
朱小琴考虑了一下,“他之前说了,粮食他没法运过来,让我看看如果宜城的领导要的话,他找个地方放着,让你们去拖。”
“他没法给当地的领导,你懂吗?”
“懂懂懂!这有什么不懂的,我立马去找我叔叔,这可是让我们宜城长脸的事。”
说着班也不上了,包也不要了,跟阵风似的飞出去了。
他刚出门,社长就从办公室出来了。
他看到只有朱小琴一个人在座位上,还问了句,“怎么只有你一个在,他们都出采访去了?”
朱小琴在社长出来的一瞬间,把叶枫的包踢到了地上。
他们报社书和报纸多的不得了,这包一到地上就被挡的严严实实。
“对,都出去了,我今天值班。”
“那小朱同志你辛苦了,等老齐明天来,我好好跟他说说,少排点女同志的晚班,不安全。”
“谢谢社长,现在是新社会了,男女都一样,再说了,一个月我最多就值两次班,有时候就一次,很照顾了。”朱小琴一听社长的话,赶紧摇手拒绝。
都上一样的班,哪能区别对待呢。
给点小照顾已经不错了。
社长点了点头,又夸了她两句,这才拎着包走了。
叶枫也是速度,他都没等第二天,去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吧,又回来了。
把他叔叔的话带来了。
“一切听他的安排,让我们去哪拿粮食,我们就去哪里,这粮食是爱国爱人民的匿名人士的捐赠,别的我们都不知道。”
朱小琴一听这话,心就放下来了。
她真怕遇上个轴的领导,一定要问清楚,那她可就要翻车了。
既然有了这话,朱小琴就开始安排了。
她跟叶枫要了二十个装粮食的大袋子。
这种袋子都是一装一百斤,而且各地的袋子都有些不一样,很多都印了字。
叶枫跟他叔叔要袋子的时候,叶叔叔心里还想,这人怎么那么多心眼。
朱小琴最后带着这些袋子回了河东镇,为了确保没人跟着她,她还先回了趟她们村里。
两千斤米粉她已经装好了,还好她自己一个屋子。
二十袋米粉,装了两夜。
她回家待了一天,第二天就到了镇上打电话,让叶枫他们下午来拿粮食。
她原来说的地方是河东公社和林厂公社的交界的某个地方,这次直接换成了镇上和周林交界的一个林子里了。
朱小琴赶了回去,没到林子那儿,她跑去公社中学去看她美贤姐去了。
去之前先去周林的供销社买了点糖。
朱美贤看到她很高兴,一个劲的问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最近工作怎么样,市里的生活习惯吗。
朱小琴一直跟她聊到她下午上课,才撤。
中饭都是蹭的她堂姐的。
朱美贤是一直跟她说让她等她下午的课结束,她们一块回镇上,正好去看看她住的地方,也看看她的小堂侄子。
但是朱小琴确实是事情多,只能跟她堂姐说下次了。
出来的时候她还庆幸,还好只有美贤姐在。
要是美时堂姐也在,那估计要难熬了。
还好她因为怀孕反应大,请了两天假。
她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没去小林子,去了反方向的周林和骆家边交界的地方。
她找了个稍微隐蔽点的地方就把那二十个装满了米粉的袋子放了出来。
稍微做了些隐蔽的处理,就往回去林子里找人去了。
叶枫带着和司机把粮食拉到拖拉机上的时候,一直在说,
“你那个哥哥心眼也太多了,又不会拿他怎么样!”
“小朱老师你也是,直接说在哪里不会好了吗,拐了几个弯弯。”
“这又不是我这么干的,我也是知道了没多久啊,之前他是跟我说在林子里的。”
叶枫摇了摇头,决定不想了,反正粮食都上车了,他运回去给他叔叔就行。
“哎,小朱老师,你说这做好事,还得藏着掖着,这累不累啊。”
“累啊,累累就习惯了。”
朱小琴这粮食一送,短时间内她是别想着再跟你以前一样卖粮食了。
虽然她空间里除了水果,别的粮食都没了。
但是她安慰自己,快高考了,不差这一年的赚头了。
就在她继续投入工作的时候,社长一句话差点把她惊的站了起来。
“小朱同志,你那本《养殖场的生活》写的挺好的,可能这段时间会有人来跟你聊一聊,到时候你正常说就行了。”
这都过去一个月了,现在来说她那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