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在隋朝开茶馆 > 第4章 农村生活初体验

第4章 农村生活初体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杨明远前世没有被人这样温柔对待过,他和之前的那些女人,无非是萍水相逢,各取所需。

他不是渣男,更不是海王,他从来不和谁建立稳固的关系,多情而又绝情。

他也不从来不勾搭良家女子,因为不想负责,他只想简简单单享受身体的愉悦。

而这一刻,他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躲避的危险,那危险的名字叫“温柔”。

还不待他多说什么,一个声音忽地响起:“阿兄,阿嫂,你们在做什么?”

小妇人被吓一跳,赶忙侧身离开杨明远说道:“阿妹你醒了呀,我在给你阿兄涂抹草汁呢,刚才你阿兄下山不小心摔了一跤。”

小女孩闻言,也赶忙起身凑到杨明远身边,瞧了一眼,心疼道:“阿兄,还疼吗?”

杨明远哪怕是木头,也得被这软糯糯的声音给融化,他抬起手,轻轻揉了揉小女孩的头发,笑着说道:“阿兄早就不疼了,阿妹别担心。”

杨明远忽然感受到了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本来了无牵挂的他,心上的那扇门被缓缓打开。

其实,他的原身一直有一个十三岁的青梅竹马,他们约好了,等她十五岁的时候他就娶她。

为此,他一直等到十七岁,还因为没结婚被官家罚了两年的款。

隋唐两朝规定,男十五、女十三未出嫁者,每年罚500文,到了三十未嫁娶者翻倍。

他本以为只要再等两年,等她十五,就可以双宿双飞了。

可谁知,等来的却是他父亲赌博欠一屁股债,然后就把她卖去换了一大笔钱。

原身只能看着那牙人把心上人带走,他却无能无力。

她的心上人被卖了5两银子,也就是5000文,按这个时期的购买力,相当于1万块钱。

杨明远家有60多亩地,三个男丁,每年缴两次税,再加上其他苛捐杂税,一年到头顶多能存个五六百文。

也就是说,他们全家要拼死拼活、不吃不喝10年,才能凑够赎回心上人的钱。

杨明远能够感受到原身的那种无力感,哪怕是父母亲为了消解他的难过,不惜借了很多钱为她讨了一房媳妇回来,他也无法释怀。

这才有了大中午跑到山上大吼大叫、痛哭流涕,一不小心中了暑跌落河流被淹死的原身。

其实原身不知道的是,他现在的妻子其实也一直偷偷喜欢着他,所以一直等他到二八年华。

不然就凭他家的条件,怎么可能娶到像她这样的农家女子?

杨明远原身的身体条件还算不错,可能是常年干活的缘故,长得挺高大的,相貌也还清秀,品性又是那种老实本分的。

这样的人对于农家女子来说,哪怕是亏一点钱嫁过去,也是愿意的。

毕竟,哪个朝代的人都是看脸的。

想到这里,杨明远转过身去看他媳妇,她有着微黄的杏仁脸,眉下是闪烁如星的美眸和顺滑的黑发。

哪怕是穿着粗布麻衣,哪怕是生在乡下人家,依然有一股动人心魄的美。

小妇人被盯得有些害羞,连忙转身去拿起一个工具,开始纺起麻布来。

这就是古代的“男耕女织”,不耕种就没有饭吃,不纺织就没有衣服穿。

衣食住行,男女的工作都一样重要,没有谁比谁更了不起。

男女有别,分工合作才是家庭长久的关键。

杨明远感觉自己适应挺快的,他的心头一片火热,又是一片春心荡漾。

穿越前那具白花花的肉体,穿越后水里那滑不溜秋的触感,此刻都一一在他脑海盘旋。

小妹还在,他只能压下心头之火,跑到院子里舀了两勺子水,让自己冷静冷静。

日头西斜,小孩子吵着要吃奶的声音传来,全家人都陆陆续续醒来。

杨明远头皮发麻,如何不动声色地冒充他人子女?在线等,挺急的。

杨明远坐在院子里的桑树树荫下,心里七上八下的。

虽然他前世也花言巧语骗过妹纸,但那种是你情我愿毫无心理负担可言。

而现在完全不同,他代替的是另外一个人的身体和灵魂,责任和义务。

不管从哪方面上说,马上他要见到的,就是两个生他养他十七年、熟悉而又陌生的“父母”。

正当他胡思乱想一大堆的时候,一句朴实的声音传来:“二郎,你午间去了哪里?刚回来么?”

杨明远愣愣地站起身,弱弱地回道:“阿耶,天气太炎热了,我去了山上的瀑布那里洗了个澡,刚回来一会儿。”

还好这里叫爸妈是叫“阿耶(爷)、阿娘”,不然杨明远一时还真叫不出口。

“嗯。下次等日头小点再去,别中了暑热。”杨父点点头,跑去小矮屋舀水洗脸。

杨母紧随其后出来,第一眼就看见了杨明远涂了草汁的脸,忙问咋回事,杨明远只好又拿好话哄了一遍。

然后他的哥哥嫂嫂、小妹、小侄子纷纷出到院子里,整个小院子顿时活了过来,叽叽喳喳的。

前世的杨明远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大多数时候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所以特别羡慕别人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

这一刻的他,忽然觉得,好像穿越到一户农民家,也没什么大好的。

“不就是没钱吗?就凭我这21世纪的知识,还会赚不到钱?”杨明远豪气冲天地想道。

笑闹了一阵,杨母便端着一个大陶罐出来,放到院子中间的一块大石头上。

没错,他们家连吃饭的桌椅都没有,一日两餐都是在这块磨得锃光瓦亮、传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大石头上吃的。

你也没听错,是一日两餐,只有富贵人家才吃得起三餐。

像一般的农村人家,都是早上五六点趁着没太阳出去干农活,忙到八九点回来吃早饭(朝食),然后再接着出去继续干活。

干到日上三竿晒的不行的时候再回家休息,这时候是没饭吃的。

唯有到了太阳不那么晒,大概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大家才开始吃晚饭(晚食),吃好饭才有力气干农活。

古时候一般百姓的吃饭时间,都是根据干活的时间定的,并不是像现在一般饿了就吃。

端上来的陶罐里是煮的有点稀巴烂的菜蔬,没有一片肉,更没有一点油腥。

只有城里的有钱人才用得起铁锅,才能顿顿吃肉,才能吃到油腥味。

他们这一家,十天半个月能吃一次肉就欢天喜地了。

杨明远就着不忍直视的菜蔬吃了几口米饭,几乎没什么味道,盐也是没有放多少的,放不起。

真的太难下咽了,杨明远刚吃第一口就差点吐出去。

可是当他想到,这是这一家人吃了十几二十年的吃食,这是千百年来无数普通老百姓过了几十上百年的生活,他就感到鼻子发酸。

这样的生活,是人过的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