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三国]谋士求生指南 > 第 23 章 解锁日记

第 23 章 解锁日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中平六年十一月,董卓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1]。

郡吏接到诏令,朝廷要征召荀爽荀慈明,如今董卓掌权,暴虐凶残,所下急诏谁敢懈怠?

郡吏心知如荀慈明这般硕儒处士,肯定不愿应董卓征召,当即带着郡卒前往荀爽的住处。

就是采取暴力手段,他也得完成任务。

谁知到了荀爽家中,却是人去院空,询问邻里,都说慈明先生半月之前就已出门远游,不知去向。

郡吏闻言连忙去查了周围的亭驿,都没有见到荀慈明的踪影。

真是奇也怪哉!

听说荀慈明精通《易传》,难道真能卜算如神,先知先觉?

郡吏自觉已尽力而为,怀着敬畏之心将此事上报,禀明荀爽已不知所踪。

而郡中东南的深山里,山脚下新修了一座小院,白屋青瓦,雀鸟停在屋檐上,蹦跳间听见人声,又振翅高飞。荀爽一家便隐居于此。

天色转暗,荀爽坐在书室的案前,他的小儿子荀棐,前不久从外郡游学归来,二十多岁的青年人继承有来自父亲的好相貌,剑眉明眸,此时陪坐在父亲身旁。

荀棐问道:“大人怎能未卜先知,旬日前就迁居于此山中?”

荀爽两鬓花白,闻言笑了笑,“岂是我未卜先知?”

他从案上的简牍堆中抽出一卷素帛,“乃是文若示警。”

“文若兄长如何得知?”荀棐挑眉,将信将疑拿起布帛看其上字迹。

只见信中果然向荀爽剖析了局势,说董卓慕名,定然会四处征召耆宿名儒。

荀爽此前就被何进所征召,只是恰逢何进身死,诏命中断。

因此荀彧在信中劝荀爽如果不愿委身应诏,当立即隐藏行迹,以免被找上门强行威胁。

拒绝征召有风险,而如果是因为找不到人而无法征召,即便蛮横如董卓,也是无可怪罪。

反正天下这么大,名士也很多,大儒们年纪大了,跑得了一个,跑不了第二个。

荀棐感慨道,“文若兄长真是智谋之士,不愧王佐才名。”

荀爽叹口气,“我已年过耳顺,年日难久,无力匡救时弊,只愿不污我荀氏之名。”

“如今董卓当政,海内倾覆,能济世匡时、振兴国命者,唯汝辈矣。”

“大人著述百篇,弘道正俗,已堪济世。”荀棐应道,“若应卓贼之召,不但有损清名,亦是持身不正。”

“大人无愧于世,不必罪己。”

他转而忧心道,“公达竟还留在雒阳,也不知是否安泰?”

此时雒阳中,往日繁华的市肆中行人稀疏,昔日的王公贵族、富户名门如今人人恐惧,恨不得夹起尾巴做人。

这种卑微的愿望在董卓治下,依然难以实现。

雒阳城中董卓麾下兵士肆意破门入户,抢劫财物,淫略妇女,谓之“搜牢”。

家家有惶惶之惧,户户有彻夜之泣。

荀攸依然住在当初荀彧购置的宅院,所幸里巷中住的大多是宫中郎官,还有一部分武官,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穷,已经靠抢劫致富的凉州兵没把这点蚊子肉放在眼里。

但当院门被扣响后,荀攸应门时还是谨慎地问了句,“足下何人也?”

门外人笑道,“故人千里而来,公达竟不愿开门一见。”

荀攸听到熟悉的声音,惊喜开门道,“公业何以归雒中?”

“社稷将危,泰不能袖手旁观;友人势孤,泰不能坐视不理。”

只见那人着儒袍白巾,正是曾弃官回乡的郑泰郑公业,此时朗然而笑,眉眼开阔,正是浩然君子貌。

“公达别来无恙。”来人拱手相拜。

荀攸看着友人,振袖回礼,“公业厚谊,荀攸感佩。”

“公业已应董卓征召?”青年隔着衣袖执住友人的手腕,引着他入门。

“然。”郑泰点点头。

“值此危难之际,我何惜声名?”郑泰道,“若能匡时救难,导贼行善,虽死无憾。”

荀攸称赞他,“公业高义。”

两人入堂就坐,郑泰微向前倾道,“公达且为我细说,雒中此时情势。”

……

荀忻带着所有家当住进了伯父家,荀绲的三子如今只有荀彧在家,空闲的屋舍很多,伯父挑了条件最好的一间给他。

这家当中自然包括荀勉,荀勉本来就和他伯父府上的仆人们关系很好,住进这里更是如鱼得水,简直是府上一霸,空闲时便有许多小少年跟在他后头当小尾巴。

如今已经入冬,这一天刚好是晴天,金黄色的阳光暖意融融,并不刺眼,荀忻将案席搬到了屋外,在阳光底下看书。

那天经过荀忻的发疯式恐吓,里正韩公等人回家想了想,觉得不能不如人黄口小儿明理,最终还是答应和荀氏一起北迁。

他们只提出要求,不想在冬日严寒中启程,希望能缓和些时日,等到正旦过后才走。

于是荀彧又去信给冀州牧韩馥,与他约定了明年一月份后到冀州。

对此荀忻表示,房子没白烧,虽然烧早了点。

荀勉正在院中清点带来的行李,短衣少年蹲在地上给箱匣擦灰,打开箱匣一看,里面放的竹简和缣帛有些潮湿发霉,于是便敞着口放在院中晒,自去忙别的事。

荀忻看着四下无人,在阳光下没有仪态地伸了个懒腰,他手中的竹简看完了,正要去屋内换一本,路过箱匣,看到里面有竹简、缣帛,于是俯身拾起一卷展开看。

入目是熟悉的字迹,像是原主所写,只是笔画有些稚嫩,比不上那些经义笔记的字迹清隽。

荀忻眨眨眼,这是原主小时候写的吗?

他满怀围观小朋友黑历史的八卦心理,把箱内那一摞竹简和缣帛都捡起来,抱在怀里,回了里屋。

只见竹简上写的是《论语》、《孝经》中的语句,像是小朋友的抄录作业,荀忻翻了翻,嘲笑了番字丑便放下了。

他再拿起一卷缣帛,白色的布略微泛黄,边角有一些霉斑,展开一看,里面写了一些家长里短的杂事,有点像是日记。

少年笑了笑,仔细读这卷字迹笨拙的日记,上面絮絮叨叨地记着,听某某人说,慈明叔父十二岁的时候,能通《春秋》、《论语》;

仲豫大兄十二岁的时候,能说《春秋》,看过一遍的书就能背诵,过目不忘;

攸侄十三岁的时候,就能一眼看出来,要给他祖父守墓的故吏面有奸色;

彧兄长年少时,何颙见到他,就惊叹他是“王佐才也”……

荀忻沉默,这小孩是从小就感受到了被大佬包围的痛苦,孩子太难了。

果然,他继续往下看,后面的文字大意也是说,觉得自己不太聪明的亚子。

小孩用稚嫩的笔触结尾道,我马上就要七岁了,《论语》还只会背一点点,该怎么办呀。

荀忻叹口气,拿起了另一卷缣帛,这卷上是小孩在吐槽练琴的辛苦,说阿父太严格了,他手指被丝弦磨破了才可以休息。

接下来几卷内容都差不多,是小荀忻抱怨学经、学琴太无聊了。

他草草看完,又展开一卷,荀忻看了几行不由笑了,这一张帛居然记的是小荀忻观察到的身边人的怪癖。

大意是,他发现仲豫兄长很喜欢听人弹琴,但是他自己不通音律;攸侄喜欢观察别人表情,而且经常还要告诉他别人在想什么……

荀忻想起刚穿过来时帮荀悦调弦,当时自觉九死一生,现在想起来却只是觉得好笑。

原来公达以前性格这么恶劣吗,喜欢直播别人的心理活动?

算算他那个时候才二十三岁,想来只是为了逗孩子故意如此。

荀忻继续往下看,下文说谌兄长和彧兄长到他家来做客,谌兄长骗他拿着靶子站着当活箭靶,他信了,结果被谌兄长嘲笑。

荀忻:……

四兄你做个人吧,小孩子都骗。

而后是,彧兄长喜欢熏香,善解人意,知道他想吃饴糖,但还是不许他多吃。

荀忻又笑,这也像是兄长会做的事,他舔了舔后槽牙,嗯,没有蛀牙,感谢兄长。

再往后的缣帛上就在说阿父生病了,希望阿父能快点好起来。

再无后续。

荀忻叹口气,荀叔慈就应该是在原主七岁的时候去世的,自此后原主就成为自闭儿童,独自居住,不和其他族人往来。

他正感慨着,突然发现一个盲点,按照原主所记,他幼时没有表现出特殊才智,后来更是成为自闭儿童,不与外人接触,那他怎么还有那么多,为众人所知的人设呢?

擅音律?精通经义?棋艺好?

少年左手托着右手肘,眯着眼睛敲起了下巴,所以是谁,一直在坑他呢?

……

时年十二月,东郡太守桥瑁,伪造京师三公文书发与各州郡,痛陈董卓罪状,请求各地起义兵,解救国难。

冀州牧韩馥拿到文书,问自己麾下的诸位从事,“我当助袁氏,还是助董氏?”

没想到刚说完就被麾下人怼了,“公言谬矣,兴兵为国,何谓袁、董![2]”

说得韩馥很羞愧,实在是我格局太小了。

于是他听从麾下贤士的建议,附和其他州举兵,不出风头。

第二年正月,关东州郡都起兵共讨董卓,他们推举出身名门,最有名望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组成关东盟军。

袁绍走入冀州的州牧府,他今日前来与韩文节商议盟军之事,行走间欣赏景物,冀州果然富饶,虽比不过雒阳繁盛,却壮阔疏朗,自有雍然气派。

只见前方有数名文吏走来,袁绍与其中一人擦肩而过,其人风姿挺拔,侧脸如玉俊秀,看起来甚是眼熟。

袁绍脱口而出,“文若?”

几名文吏都望向他,袁绍也因此看清了那人的正脸,此人上唇蓄了一字须,白皙挺直的鼻梁上有一点浅痣,望向他时微笑,风流雅致。

不过却也让他意识到,他认错人了,袁绍老脸微红,“多有冒犯,足下风姿确与我一位故人相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