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岚这一次又表现出做事干脆的风格。她和大胡子尼克、亨利、以及新入伙的其他几个记者,分别拿着装有电子契约的魔如意,挨个敲开各国记者的房门,动员他们签署协议。到傍晚时,已经有三十几个记者签了字,并且,大家约好了一件事:每天晚上八点钟,在海滩酒吧里举行聚会。在当晚的聚会中,记者们纷纷表示,要长期住在这里进行追踪报道,直到没有什么可以报道的为止。李知秋、方一岚、大胡子尼克和亨利四个最早的协议发起人又凑到了一起。大胡子尼克对方一岚不断地献殷勤,他主动地承包了四个人的酒水钱。“方小姐来自中国的哪里?”
尼克冷不丁地问了一句。“我老家在苏州。”
方一岚回答道。“苏州?——哦!苏州,我知道,我去过!”
“你确定吗?”
“确定,当然!”
好像是为了证明自己,尼克接着说:“那还是在5年前,我去上海做采访,一个同行请我去苏州游玩。”
“你在那里碰到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亨利好奇地问道。“很特别,很有趣。你知道吗,苏州有个地方完全保留了十九世纪的样子,整个城镇都建在河流之上,就像是威尼斯那样。”
“是周庄吗?”
方一岚也有些好奇地问道。“周…庄…?”
尼克费力地重复着这两个字,“不、不,不叫这个名字!”
“是甪(lu-四声)直吗?”
方一岚又问。“哦,对、对!是这里,‘鹿、继’!”
尼克的发音还是不太准确,但好歹大家都弄清楚了他说的是哪里。“请继续!”
亨利好像是在给尼克捧哏。“嗯,是个迷人的地方。你知道吗?我们当时乘着一条小船,从河流、或者说是街道中穿过,一边看着岸上的每家每户在忙碌,就像是回到了一百多年前那样。”
“就像Gondola(刚朵拉)一样?”
亨利追问着。“的确,就像是威尼斯的刚朵拉。不过,划船的是一位迷人的当地的村妇。我第一次见到可以那样划船。你知道吗,刚朵拉的船夫是这样划船的……”尼克用一只叉子在身体旁边比划着,“船桨是在侧面,可是,中国的刚朵拉是这样划船的……”尼克把叉子掉了一个方向,“船桨是放在船的后面,船夫只要这样不停地摇,船就可以前进了。”
“是的,不过,那不应该叫船桨,它的名字叫‘橹’。”
方一岚纠正道。“橹?”
尼克重复了一句,然后摆摆手:“是的,是叫这个名字。我认为它的力学原理很奇妙。那个女船夫不停地唱歌。我对中国音乐不太了解,之前我总认为,中国的音乐很单调、很沉闷,但她唱的这一首却不一样,旋律很美,名字叫做紫色竹子的旋律。”
“紫色竹子……是紫竹调吧?”
李知秋对音乐颇有造诣,他一下子叫出了名字。“是的,记得是这个名字:继……”尼克无法重复这几个汉字。“紫竹开花七月天,小妹妹呀采花走得欢……”李知秋唱道。尼克猛地一拍手:“是的、是的!是这一首!”
方一岚盯着李知秋,表情很惊奇,她用中文说道:“不会吧,秋哥,你怎么会唱这种老掉牙的情歌?”
“我就是会,碰巧了,怎么了?”
李知秋觉得方一岚的话有一种讥讽的意味,便立即怼了回去。亨利不紧不慢地说:“我们最好能了解一下王兰熙博士家乡的歌曲,我们可以学会一首,然后一起在她即将出来的地方演唱,那样我们的采访就成功了一半了!”
亨利看似讲了一个笑话,大家却没有笑出来,因为觉得它很冷。亨利似乎是在提醒大家,该言归正传了。“好吧,我们看看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
尼克一只手举着杯子,另一只手里拿着叉子,走到酒吧的中央,一边敲着杯子,一边大声说:“女士们、先生们!”
等大家的声音渐渐低下来、并且纷纷开始注视他的时候,尼克继续说着:“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必须立即开始行动,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就在这里提出来!”
看到没有人说话,尼克继续说道,“我们需要几个志愿者打头阵,如果没有人志愿,我建议我们一起抽签决定。”
“我来当第一个志愿者!”
李知秋出人意料地举着手站了起来。“太好了!”
尼克高兴地说:“我来介绍一下,李知秋,这几个月以来媒体行业全球知名的人物,我们很荣幸能在这里碰到他!”
酒吧里响起了一片掌声,夹杂着口哨声。“太好了!”
尼克继续说着,“不过,我建议我们每次挑选一个三到四个人的小组,这样会更好一些。我建议第一组由李先生当头儿,李先生的同事方小姐、我和我的同事亨利,我们四个人是一个小组。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再选出第二个小组。”
酒吧里又响起了掌声。有人问道:“那其他人是否能单独行动呢?”
“我们的协议并不反对单独行动,我们的协议对此没有约束力。”
有人说道。“不过,我建议不要单独行动。”
李知秋说,“我们之所以结成联盟,是为了增加影响力。假如有人单独行动,会给人以一种印象,就是我们的联盟是没有约束力的。”
“可是,按照这种方式的话,大部分人都会无所事事,我们怎么才能信任这几个人呢?目前的情况,可能随时会发生重大新闻。”
有一个带着浓重法国口音的记者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是啊,考虑到还有一些没有签署合约的其他记者,此外全球各地会有更多的记者赶来,我们如何去约束他们呢?”
这一次是一个印度记者。“是的,我认为我们可以单独行动,前提是要遵守合约的规定。”
法国记者说道。李知秋听罢,感觉他们说的有些道理,于是问道:“那么,其他朋友们的意见呢?赞成允许单独行动的请举手!”
大约有超过一半的人举了手。“No,No!”
尼克不满地摇着头:“我反而要支持李先生刚才的建议。假如我们大家都单独行动,我们成立这个联盟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你们想一想,王博士需要面对一窝蜂的记者,这和没有联盟有什么区别!”
“但是,这并不能阻挡没有签协议的其他的记者去围堵王博士。”
此话一出,又有几个记者表示赞同。“是啊,我们签署协议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得到信息的机会,仅此而已!”
那个印度记者说完这话,立刻得到了更多的附和。尼克摇着头:“那么,我们每天选出一个小组的做法还有什么意义呢?”
他的这个问题使得大家暂时安静了一下。方一岚说:“我也有个建议:我们首先给这个联盟取个名字,然后,我们授权这个小组代表联盟,去争取单独采访的机会。这样的效果就相当于是一次低成本的新闻发布会。”
很快又有人提议:“我们其余的人可以去研究院附近的酒吧、饭店去守着,探听消息,同时,碰到王博士或者其他知情的研究院的人的概率也会更大。不过,我认为,我们应该限定一下披露的范围,每个人不必披露他的获取消息的过程,包括计划、行动、结果,向联盟披露的消息必须是能够立即发表的。”
尼克说道:“好主意!我们没有义务披露过程,但如果某个记者需要其他人的协作,可以把自己的计划分享给其他可以帮助他的人。”
有人鼓了几下掌表示赞同。尼克满意地朝那个提建议的人伸出了一个OK的手势:“同意这个提议的请举手!”
这一次有八、九成的人举了手。尼克说道,“很好,我们来取个名字吧,就叫做‘香格里拉记者联盟’“。“太好了!酷!”
记者们纷纷表示同意。方一岚又提议道:“我建议我们成立一个慧能界会议室,签署过协议的记者都加进来,我们可以在里面共享成果、也可以随时进行讨论。”
尼克搂了一下她的肩膀:“好主意,方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