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河朔儿女 > 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良吏倪若水采访录

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良吏倪若水采访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在乡下搜集民间故事当中,发现有一些重要的历史故事需要挖掘,作为家乡历史人物,也许他们的官位并不大,但能彪炳史册,就足以说明这个人确实是个好官,为国栋梁才,为民送温暖。在搜集过程中,有幸获得了一些口传人的一些资料,有幸在省市图书馆查证了一些翔实的历史资料,也有幸得到了本家人所提供的家谱,碑文等家藏的珍贵资料,为进一步挖掘大唐良吏倪若水的历史功绩提供了源源不断地前进动力。在采访搜集当中,也记录下来了一些人的问与答(根据提问者的意愿,只写提问的问题,姓名省略),以此文亦可作为倪若水历史小说开端的号角吧。问:你写倪若水这个人有什么用?答:余发自内心的触动,感受良吏倪若水为国为民的无私奉献,也完全符合新时代核心价值观之根本要求,故援拙笔为之记。首先,为什么称为良吏?何谓良吏?良吏就是贤能的官吏。西汉名臣晁错在《上书言募民徙塞下》写道:虽有材力,不得良吏,犹亡功也。良吏一词便出于此文。清朝文人钱谦益在《兵科给事中明时举授徵仕郎》一文中写道:爬剔疾苦,抚养小弱,可谓良吏矣!由此,看官可以看出,良吏的使用价值不可小觑。那么何谓良吏呢?良吏就是贤能的官吏。倪若水为什么史称良吏?其政绩使然昭然。据《新唐书•;倪若水传》载:倪若水,字子泉,恒州藁城人。擢进士第,累迁右台监察御史。黜陟剑南道,绳举严允,课第一。开元初,为中书舍人尚书右丞,出为汴州刺史,政清净,增修孔子庙,兴州县学庐,劝生徒,深为教诲,风化兴行。玄宗遣中人捕帟、溪沴南方,若水上言:“农方田,妇方蚕,以此时捕奇禽怪羽为园御之玩,自江、岭而南,达京师,水舟陆赍,所饲鱼虫、稻粱,道路之言,不以贱人贵鸟望陛下邪?”

帝手诏褒答,悉放所玩,谪使人过取罪,而赐若水帛四十段。在倪若水为官时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倪若水荣获良吏是实至名归。问:倪若水是哪里的人?再就是谈谈倪若水是以何种方式求仕?答:据元史《河朔访古记》(元朝历史学家。乃贤著):藁城縣東南二十里倪家庄側,有唐倪若水墓在。多姓倪氏,皆若水子孫也。倪若水生于大唐龙朔元年(即公元661年)辛酉,卒于公元719年(即开元七年)己未正月二十六日长安永嘉里私邸。一生贯穿于唐高宗,大周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开元盛世初期。倪若水是以进士及第而求仕。倪若水于公元689年进士及第,时年二十八岁,时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由此看来,在唐朝考中进士有多么残酷。据史料《通典》记载:“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得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当时求仕者,有从明经入仕者,比如唐朝初期著名宰相狄仁杰、源乾曜等;有从进士及第入仕,比如唐朝宰相张说、姚崇、宋璟等,可以说,国家栋梁之材,绝大多数出自进士及第。其一,明经科目考试,初试:帖一大经(《礼记》或《左传》以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能通五条以上者入取);二试:口问大义十条,能通六条以上者入取;三试:答时务策三道,取粗有文理者与以及第。其二,进士科目考试,初试:贴一大经及《尔雅》,每经贴十条,能通四条以上者入取;二试:试文、诗赋各一篇;三试:试时务策五道。两项比较,明经多贴两经,看似较难;然而《孝经》《论语》文字不多,不难兼习。明经初试之及格标准,比进士增一条。进士三试策问,比明经多两道,所差有限。有差别的地方在二试:明经只口问经之大义,而进士则是写诗作赋各一篇。由此得出,进士比明经钻研范围广,悬格高,名额较少。由此可以看出,倪若水虽不是显赫家族,可也是小康家庭,倪若水能够进士及第,在河朔可谓凤毛麟角,正如其墓志铭记载:公讳泉,字若水,中山藁城人也。其先出自郳国,为鲁附庸,厥后因而命氏。六国时有倪良者,能x诸侯之兵,盖赵人也。曾祖护,祖范,考基,执德不回,并为君x,立诚可久,是为贤人,其道不出于户庭,厥声俾休于代嗣。公生而含灵,幼有成德,年有七岁,口诵万言。诗书礼乐之英…………之妙。曾未弱冠,声已芬于河朔矣。问:什么是制举?答:制举是皇帝不定期进行的考试,这类考生考的是现场反应和实际能力,公元689年,倪若水就是在洛阳参加了武则天主持的制举考试,于万人对策中脱颖而出,获得甲等。不过唐朝开制举以来还没有给过考生甲等,因此,倪若水明明是甲等,却以乙等名列前茅的身份进入仕途。另外,同期制举考中的还有张说,张说不仅是个诗人,文学家,还是一个政治家。从此二人结识,在以后的岁月里,这两个鸿儒可谓惺惺相惜,共同结成了同盟。就是在宰相姚崇执政期间,倪若水也是坚定地站在了张说的一边,二人同时被贬黜境外,倪若水在汴州任刺史兼河南采访使,张说在幽州任刺史,当然这都是后话。问:你对武则天有何了解?答:武则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夫妻二人共生育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即太平公主),长子李弘,二儿子李贤,三儿子是唐中宗李显,四儿子是唐睿宗李旦。唐高宗体弱多病与心爱的皇后共同执政多年(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武则天年四十一岁,与唐高宗同听政,垂帘于御座后《旧唐书》),唐高宗驾崩后(因长子李弘次子李贤早已去世),两位嫡系儿子相继即位,三儿子唐中宗李显、四儿子唐睿宗李旦,从弘道元年,即公元683年,(武则天年六十,高宗五十六,崩。)到天授元年,即公元690年七年间,因唐中宗、唐睿宗两位皇子生性懦弱且不成熟,武则天一直是大唐社稷的中流砥柱。为了维护家天下长治久安而不遗余力。武则天六十七岁(即公元690年,史称天授元年)时,称帝,改国号周。时年,中宗三十五,睿宗二十九,于是大唐社稷便稳稳地掌控在武则天手里。由于受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一些人便咬舌鼓簧,摇旗呐喊,为李氏江山还以颜色。于是揭竿而起者,比如唐将徐敬业、薛仁贵之孙薛刚反唐等。大唐江山本来就是李氏与武氏共享的世界,作为家天下来治理华夏,本来是人家一家子的事情,人家让你打工,那是人家看得起你,作为造反者那真是拿着人家发的薪水,还给人家掀锅。一代女皇、政治家武则天,预政凡四十五年,显庆五年、公元660年至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年三十七至八十二。励精图治,把家天下发挥的淋漓尽致,上继贞观之治之遗风,下开开元盛世之雄风,其中培植了狄仁杰、姚崇、张说、宋璟等贤相,还有倪若水,裴怀古等诸多良吏,堪称女界典范,可歌可泣。唐中宗神龙元年,即公元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年八十二,则天崩。一代巨星从此陨落。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正月,武则天的灵柩在三儿子唐中宗李显的护送下运回长安,与唐高宗合葬在乾陵。因武则天临终遗嘱儿子唐中宗李显为她树碑可不要立传,从而留下了无字碑。四儿子唐睿宗即位后,改称“天后”,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再改为“大圣天后”,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又追尊为“天后圣帝”,不久,改为“圣后”。孙子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为其奶奶改谥“则天皇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最后定谥号为“则天顺圣皇后”。这些谥号的变化表明,武则天一直受到李氏子孙的尊崇和礼遇。因此,武则天稳定李唐大局,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问:倪若水在最后十年里,做过哪些事情?答:纵观倪若水一生,突出贡献,恰恰就在倪若水最后十年里,即公元709年到公元719(即倪若水卒于开元盛世七年)。公元709年,紫薇舍人,也就是中书舍人倪若水在朝廷帮助中书令(即宰相)处理国家文牒,在政府替宰相发牒,(皇帝下文那叫诏,宰相下文那叫牒)主要处理朝廷命官的升迁和嘉奖等事务。公元710年,紫薇舍人倪若水奉召去西北前线慰问,并替皇帝为戍边大将军薛讷(初唐大元帅薛仁贵之孙)嘉奖。倪若水不辱使命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回来后,受到皇帝唐中宗的欣赏,遂任命倪若水为尚书右丞。公元716年,即开元四年,倪若水受小人构陷,离开京城,赴汴州任刺史兼河南采访使,倪若水下车伊始,就与当地老百姓荣辱与共,齐心协力,呕心沥血,在汴州开办教育课堂,劝生励徒,弘扬儒家文化,兴建寺庙和学堂。汴州老百姓生活在幸福之中,政治清明,尊儒重教,蔚然成风。当年六月,山东、河南等地发生严重的蝗灾,汴州刺史倪若水亲临灾区第一线,视察灾情,严惩蛊惑人心的违法犯罪分子,带领老百姓风雨同舟,同心同德,与中央指示精神保持高度一致,通过群众的共同努力,消灭蝗虫十四万担,确保了当地老百姓粮食的大丰收。生活小插曲,由于受当时封建正统意识的影响,认为在京城做官的威望高于京外任职官员,倪若水也未能幸免,倪若水是从四品官(即京城的尚书右丞)外迁升成了三品官(即汴州刺史),可倪若水也是渴望做凤尾,而不愿意做鸡头。有那么一天,倪若水的好友班景倩,从扬州刺史位子上下来,到京城任大理寺少卿,本来班景倩官位是四品官,比倪若水官位低一级,可在倪若水眼里,好友班景倩就是与凤凰在一起了,所以特别羡慕。班景倩任职,从扬州到京城就必须从汴州通过,倪若水知道后,就在郊外为好友设宴,为好友接风洗尘,席间,倪若水调侃班景倩,你小子可走鸿运了,成了凤凰上的尾巴毛了。班景倩捋捋自己的胡须回答道,彼此,彼此,到时也会有那么一天的,我在京城先恭候你了。班景倩临走时,二人并肩交谈,恋恋不舍,等班景倩骑上高头大马,趾高气扬与倪若水道别时,说道:倪大人,后会有期。倪若水望着班景倩渐行渐远的背影,自言自语道,妈的,你这一去京城任职,与他娘的神仙那不是一样啊!我要是他的随从该有多好呀!跟随倪若水的随从看见主子倪若水羡慕不已,就解劝道:倪大人,你也有机会回京城任职的。果然被这位随从的言语所说中,不久,倪若水离开汴州去京城任职户部侍郎,尚书右丞,公元719年正月二十六日,尚书右丞倪若水卒于西安兴庆宫之永嘉里私宅。问:唐玄宗这个皇帝怎么样?答:唐玄宗李隆基是个开明皇帝,与他先祖唐太宗李世民一样,倾听朝中大臣的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李隆基在开元盛世期间,自己所任的宰相轮流下去锻炼,京城官员也与京外官员交替办公,比如宰相张悦、源乾曜、姚崇、张九龄、宋璟等诸多官员,无一不是发扬电梯能上能下的精神,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卓越贡献,良吏倪若水也是其中之一。唐玄宗就像一位高段位棋手,让自己手中的每一粒棋子发挥作用,做好做活,淋漓尽致,不得不佩服。到了天宝年间,李隆基年近花甲之年,自己开创的隆重基业(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隆基),繁荣昌盛,本该退休,其智力已呈下降趋势,唯一省心的就是安逸享乐,唐玄宗李隆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再稳固并开拓自己的基业,沾沾自喜,与自己钟爱的(儿媳妇)女神杨贵妃日日笙歌,腐化堕落,治理国家大权也让“口蜜腹剑”的宰相李林甫、杨国忠把弄,误国误民,终至手下安禄山、史思明发动政变,致使大唐社稷在风雨中颠簸,至此,李隆基的基业以颓废而收场,令人扼腕长叹。问:历史上记载倪若水善于藏书,并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展有偿读书活动,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答:的确如此。倪若水家族是书香门第,到了倪若水父亲那里,饱读诗书承续,只不过,他们家庭步入了耕读时期。倪若水就是在儒家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到了倪若水青年时期,倪若水继承了先祖保存下来的鸿篇巨著,四书五经,三教九流等门类书籍,皆收藏下来,并妥善对藏书进行了修缮整理。倪若水是个乐于读书之人,其生存环境都罗列书籍,下榻的地方放着书,出门的时候带着书,就是去个厕所,也经常带着书,等等,正所谓,身不离书,书不离身。环处皆书也。致使书房陈列的藏书,即使窗户台上,也是书籍满满,不见天日。在当时那个年代,学而优则仕,不少买不起书读的读者,纷纷叩门借书,一开始,倪若水也没有收费,时间一长,有的借书人不小心把书弄脏了,弄坏了,或者看着这页资料珍贵,就偷偷撕下来,一系列“污书”现状,令倪若水心疼不已。无奈之下,倪若水便开始进行了有偿读书,主要有两种读书方式,有的读者送“束修”的,什么叫束修?古代汉族民间上下、亲戚、朋友之间相互馈赠的一种礼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被称为“束修”,束修就是咸猪肉。后来基本上就是拜师交学费的代名词。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修之礼,并由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束修的致送,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在倪若水藏书房开放的日子里,读者与借书者常常是接踵而至,门庭若市。就这样,倪若水藏书之丰富,服务之周到热情,业已闻名遐迩,纷至沓来。读者当中有给钱的,有给礼物的。倪若水收到这些钱财,一是给佣人支付薪水,一是给书店填补修缮之费用,剩余的资本可继续购买书籍,搜集珍贵藏书。在当时,倪若水就遭到了不少达官贵人的反对和责难,可这都是那些人不明就里,如果彼此换个角度,你就会发现,有偿读书,一是督促读者爱惜书籍,二是督促读者勤于钻研,发奋学习,毕竟,有偿读书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倪若水实行的有偿服务,是读书界阵痛中的一个小手术,也可谓一次小小的改革,所以说,倪若水是中国历史上首位藏书家名副其实,功不可没。问:你怎么看待倪若水与姚崇之间的争论?答:倪若水与姚崇之间的争论,具体说,是以儒家、法家还有佛家三家思想而争鸣。在当时,唐朝选拔人才,实行的是科举考试,所有考试内容,都是儒家圣人孔子的思想及理论,因此,学而优则仕,成为当时绝大多数人的观点;而姚崇的观点因袭法家代表管仲、商鞅以及韩非子等人的观点,敢于革命敢于打破儒家制定的陈规陋习。可以说,一个是以宰相姚崇为代表的法家,一个是以宰相张说,倪若水等为代表的儒家,还有以宰相卢怀慎为代表的佛家。国家出现了蝗灾,姚崇、卢怀慎、倪若水等官吏,从各自立场阐述观点,倪若水等人认为是天人感应,应具备良好的道德,才能躲过蝗灾;卢怀慎从佛家观点认为,杀生容易导致戾气过盛,引起天怒;只有姚崇站在法家立场,力排众议,不畏艰难险阻,为了战胜自然灾害,自己赴汤蹈火而在所不惜!开元之初,是唐玄宗继往开来的治国之策,是“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尊崇儒术;而法家,是新中国成立之根基,是武装思想的法宝;而佛家,是修身养性。由此看来,对于制止蝗灾,出现了不同观点,是三种思想撞击的结果,文雅一点而言,就是争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姚崇胜利了,唐玄宗也选对了姚崇这枚棋子。倪若水做到了知错必改,带领当地老百姓同心协力,风雨同舟,终于打赢了“治蝗”这场攻坚战,为民生赢得了生机。问:有人说,倪若水也有缺点?答:缺点人人都有,史书上有记载的,其一,倪若水借书收费,不尽情理,对于这个问题,前面已详细进行了分析说明,这里不再重复。其二,有人说倪若水对京官与非京官有偏见,要说有偏见,那是那个时代的共同观点,是普世观。史书上讲,京官无论在经济上,事业上都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所以说,京官,在天子脚下,机遇是蛮大的,一展身手也是环境使然;京外之官就两样对待,一边要负责具体事务,一边要处心积虑为人民服务,可这些突出政绩是隐形的,需要老百姓的口碑,方能晋级官爵。因此,倪若水有怨言,是说出了大唐官员的普遍心理反应。有位哲人说过:做事情,一要听其言,二要观其行。倪若水有时说的话是气话,发点牢骚是正常的,也是人之常情。可实际行动证明,倪若水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上,都是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是善政的执行人。其三,倪若水在汴州治蝗期间,公然对抗上级命令,拒绝捕蝗使下牒,这个事情确实发生过,不过史官写的未免有点过分了一点。“救时宰相”姚崇向开明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提出十项政治纲领,被明主悉心接受,唐玄宗说过,大事情找我,其他事情可由宰相姚崇发牒。公元716年,即开元四年,山东,河南等省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对于治蝗,在中央形成了两大派,一派是以宰相姚崇提出的挖坑点火填埋的唯物主义;另一派,势力比较强大,队伍庞大,为首的就是宰相张悦,卢怀慎,刘幽求等强烈反对姚崇的观点,认为大肆焚烧杀害蝗虫,戾气过盛,违背天道。就连当朝皇帝李隆基也担心遭到天谴,也是偏向于宰相张悦等唯心主义论断。其实,那是人们的观念,蝗虫就是蝗神,既然蝗灾出现,那是遭到了天谴,国政方面出现了失误,统治阶级认为,这是天帝发的警告,要及时更正。老百姓认为,蝗虫过境,对待蝗虫要像对待神一样,焚香祷告,行三跪九叩之礼,送蝗神出境。现在看起来,后代人感觉好笑和愚昧,毕竟当代科技发展是日新月异。可在唐朝,人们对蝗虫毕恭毕敬,不敢有一丝亵渎之心。倪若水当时也是站在了绝大多数人的一边,出现这种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有位哲人说得有道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姚崇作为宰相,也感觉到了那种氛围,那就是:冷飕飕,阴森森。姚崇站在极少数人的立场上,这场战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姚崇要想推行新政,就必须向皇帝李隆基下军令状:要是治蝗失败,一切责任由我一人承担,我拿生命做担保。然后,姚崇的英雄气概,震慑住了唯心主义那一派,因此,宰相张悦等权贵被下放,只要羁绊解除,下一步就是迎刃而解。谁不下地狱,我下地狱,宰相姚崇大义凛然,赴汤蹈火的革命精神,这也是后人们欣赏宰相姚崇的地方: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蝗灾,事实证明,只有运用唯物主义观点,才是战胜各种困难的有力武器。时任汴州刺史兼河南采访使的倪若水,终于认清了大政方针,带领当地人民群众战斗在前沿阵地,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经过顽强拼搏,在全国范围内,倪若水治蝗事迹成为榜样,在大唐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唐玄宗李隆基笑了,姚崇笑了,倪若水笑了,汴州老百姓欢呼雀跃,全国人民沸腾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