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南唐从一个骄横皇子做起 > 214、旦日观礼(下)

214、旦日观礼(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南唐的旦日阅兵,是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前来观礼的百姓第一次见到如此军容整齐,军纪严明的禁军,莫不深深感受到了大唐武力的强盛。  而年少的皇帝带着四位刚刚册封的妃嫔在皇城观礼台上向阵亡将士行礼恭迎,不但深深地感动了那些捧着同袍的遗物从皇城下面走过的将士,也向整个国家传递了一种明确的态度:皇帝尚武,有开拓天下的雄心,且极为珍视为国尽忠的英雄。  这和守土保民的烈祖皇帝和极富艺术家气质的元宗皇帝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阅兵还在继续,御营第一军从皇城下面走过之后,此前被编入征伐吴越作战序列的七个军依次从御街走过。  而第二军是这七军中没有直接参加对吴越作战,但至今仍在作战的一支部队。  他们的作战任务是追剿去年作乱的叛军,那支以昔日神卫军为核心的叛军曾经席卷南唐和吴越边境,是先帝和吴王殒命的元凶,他们也自知不可能得到赦免,因为一直在负隅顽抗。  在第二军挑选精锐参加旦日阅兵的同时,那支叛军已经穿过洪州和抚州之间,一路向西,眼看着就要逃出南唐的境内,望着楚国而去了。  这支叛军初时以攻克南唐吴越的小县小城为目标,避开与唐军主力作战,同时裹挟百姓,扩充兵力,所过之处洗劫为白地,兵力最盛时足足有七八万之众。  但叛军的兵力多数都是被裹挟而走的百姓,在粮草用尽之后,这些百姓或被残害,或被抛弃。加上这支叛军荼毒地方,丧尽天良,往往他们还没到一个地方,那个地方的百姓就官府的组织下携老扶幼,纷纷潜逃,战力低下的地方守军也接到命令避而不战,转而向大州大县汇聚。  一边是地方上的坚壁清野,一边是南唐精锐御营第二军如影随形的追击,这支叛军很快也就被挤干了水分,只剩下了两三千人。虽然他们眼看着就要逃窜到楚国去了,却已经是强弩之末。  在追击叛军的过程中,第二军也阵亡了不少将士,此时他们的遗物也被自己的同袍捧在手里,接受皇帝的检阅和礼遇,之后将阵亡将士的遗物安葬于国庙。  国庙是在太庙南面新辟的一块地建起的祠堂,规模宏大,具有极高的规格。皇帝规定,自元范元年起,凡是为国尽忠的将士,按照所属部队在国庙相应的区域内树立牌位,每年皇室在太庙祭祖的同时,也会对阵亡将士进行公祭。  而在御街上,将士列队走过的同时,那些绿袍子的礼部官员,还会将他们的部队番号,他们参与的战斗,立下的功勋向观礼的百姓广而告之。年轻的皇帝就是要百姓知道,有一支军队在为他们作战,军队中有他们的子侄、故旧,有他们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而这不只是军中的将士得到的荣耀,也是百姓们共同的荣耀。  第二军走过之后是第三军,第三军在征吴之战中从常州方向进攻吴越的中吴节度使。这个方向的吴越军选择了坚守不出,第三军的战斗很快就打成了围城战,不过由于主战场结束得太快,吴越王钱倧被俘投降,中吴节度使方向的战斗也随之结束。所以第三军并没有经过太激烈的战斗,伤亡自然也不大。  但是在阅兵中,他们同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他们被十几万的京城百姓夹道欢呼,被皇帝领着妃嫔礼遇迎接,这历朝历代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足以让这些将士热血沸腾。  第三军是由原来的龙武军一部和镇海军节度使所辖的镇军组成的,其实算不上李弘茂的嫡系部队。不过,经过去年的改编,从今天他们排着整齐的队列经过御街的这一刻起,第三军的将士也将自己视为了皇帝的嫡系部队。  随后出场的第四、五、六、七军是此次征吴作战皇帝亲自率领的部队,他们的军容更为整齐,士兵们的荣誉感更强,眼睛里的忠诚和热血更为分明。在经过年轻的皇帝和同样年轻的妃嫔们行礼迎接的观礼台时,这些士兵的呼声更加发自肺腑,也更加响亮。  而在征吴战斗序列中的七个军依次走过御街以后,又列队走过了几个方阵,这些方队是由全国各州郡、各节度使统辖的地方部队以及各外驻的禁军中选派出来的年轻军官、中下级军官组成的。他们被选派进京,不仅是为了参加旦日的阅兵式,还将进入京师讲武堂进行为期半年的集训。  集训之后,他们将根据自己的表现,得到相应的提拔和任命。  京师讲武堂,这也是李弘茂谋划了很久,在登基之后就开始筹备的一个长远计划。讲武堂在国子监旁边专门化了一块地兴建了校舍和训练场馆。李弘茂经过和宰相、枢密使、兵部等朝中大佬以及相关部门的长官们多次的协商之后,明确了一条规定,即今后凡是军队中都头以上军官的提拔,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到京师讲武堂接受相关的集训和考核。  集训的时间视具体的情况而定,若是平时,集训时间就会长一些,若是战时,集训的时间就会短一些。年轻、潜力大的底层军官,集训的时间就会长一些,年级大的,资历老的中级以上军官集训的时间则会相对短一些。  除了从军中选派军官集训外,讲武堂还直接从民间招收学员,培养预备军官。学制视学员的年龄,分为两年和三年,毕业后由皇帝亲自授予初级的官阶,再分派到不同的部队任职。  讲武堂的山长,也即是校长,当然就是皇帝自己了。  但是具体负责的官员当然也专门进行选调和任命,讲武堂直接挂在兵部,主持工作的副山长授兵部侍郎之职。  北面已经改元了,李弘茂知道,后汉高祖刘知远在改元之后不久,似乎是不出正月就病逝了。刘知远病逝之后,是隐帝刘承佑继位,三年后,刘承佑的帝位就会被刘知远留下的托孤大臣之一,枢密副使郭威所取代,后周也将会成为他必须要直面的首要敌人。  所以李弘茂筹备讲武堂,举行阅兵式,他要在后周形成气候之前完成备战,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而在今年内,他要完成原来禁军系统,包括六军和侍卫诸军两大系统的全面整编,将原来的禁军纳入御营数字番号军。州郡地方部队则在讲武堂的第一期集训军官毕业归队后进行整编。  上午的阅兵式之后,下午是阵亡将士遗物安葬国庙的公祭仪式。公祭仪式由礼部主持,皇帝和着素色衣服的妃嫔们带着文武百官一起参加。  下午的公祭结束之后,晚上的欢庆大典开始预热,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挂满了御街两侧,并从御街两侧一直延伸到平民居住的街坊。而四位年轻的妃嫔换上了喜庆的华服,沿着御街出发,从不同方向走入各街坊之中,向百姓的孩童派发糖果和红包。  妃嫔们在华灯初上之时回到皇城,再次更换了盛装跟随在皇帝身边,和王公大臣、满城百姓一起观看了盛大的焰火表演。而之前差点被李弘茂解散了的宫廷乐队,也在皇城前面的广场上进行了一场盛大的表演。  当笙歌散尽,喧嚣归于平静之后,李弘茂带着四位妃嫔回到后宫,才发现她们都已经筋疲力尽了。  李弘茂没有让她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寝宫,而是在自己的大殿里摆了一桌火锅,笑道:“教你们一个新鲜词汇,叫做深夜放毒。几位爱妃今日也都精疲力尽了,今夜便由为夫来给你们下火锅,吃宵夜,也都不回去了,就在这里好好歇息一晚,明日尽管睡到日上三竿。”

聚在一起吃个火锅倒也没什么,即便是皇帝亲手给她们涮肉煮菜,也不过是夫妻情趣,倒也不是什么越礼之事。可皇帝叫她们都不要回自己的寝宫了,这却又是几个意思?  这里面最淡定,或者说最镇定的是张初晴,本来她的表情也不那么丰富,而允儿却是本来就说不出话来,但是神情也颇为古怪,至于德妃游萱,那是整个就从脸红到脖子根里去了。  “唉,你们分明都想歪了。”

李弘茂一本正经地叹了口气,说:“我此时,可真正是思无邪,只想着我们一家人相守着一起看天明而已……算了,有些话不解释也罢,越说,倒越显得我居心不良了……”  欢庆大典也不过就是一个仪式,节后再上朝,可还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他呢。军队的建设固然是重中之重,但要养兵,国家的收入就要增加才行。  但增加收入,又不能靠增加赋税,搜刮百姓。不但如此,原本南唐的赋税就很重,甚至有个笑话是雨也不敢进城,因为城中税重,所以不但不能增加赋税,还得想办法减税。尤其是新征服的两浙之地,还必须让利给百姓,用各种怀柔的政策收服民心。既要减税,又要增加收入,那就特别考验这个朝廷的经济发展能力了。  此外,从朝廷到地方的官员,还要进行调整,以便他的政策方针能够真正落实下去。首相李建勋老了,这一年来完成了平稳过渡之后,也可以考虑新的人选了,各级的官员,要调整,要选拔,还要平衡,光是应对这些工作,难度就不小于一场战争。  他还要发展商业,尤其是他打下福州、吴越这些沿海的地方,就是想要发展海贸,他需要调整或者成立新的部门机构,需要大量的人才……  等等等等,一想到这些,旦日的大典上累一天,这种累都不算什么了。  但是管他呢,车到山前必有路,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情也是一件一件去解决的。历史已经被他改变了,他就没后理由半途而废,更没有什么退路可以走。  天大的事,干就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