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长河情 > 13泼婆娘和草鞋军

13泼婆娘和草鞋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存周、郭有文提早把船撑到夏汪和大李庄中间地段的河码头等候。这里是个错角的十字河口,一道大木桥连接东西,一道小木桥交通南北,又一道小板桥在北边河岸上横跨东西。大木桥东南角有个小村庄,只有七八户人家,村名叫作太平,属乌庄行政村管辖。据说河北还曾有过两个村庄,一叫平安,一唤安乐,不知何年何月消失。老人说是淮河发洪水冲掉的,而今地塌土平,尽为农田。但它们却寄托着祖祖辈辈先人的愿望,所以木桥随村命名,一直沿用至今。本地土文人还创作了上联:“太平平安安乐桥,五步三桥”,不知多少年了,竟无人对出下联。先礼是到达码头的第四人。他把稻草、竹竿让仁周过称过数,然后拿出一个自家用土黄纸订的本子,一支圆珠笔。建民昨天请他临时记个账。仁周随口问:“二爷怎么带两份草,4根竹子的呢?”

“替丁二娘顺带的。”

他语气轻描淡写。船上两个老实汉互相对视,含义丰富地微笑,他装着看不见。问了仁周和两个弄船人带的东西,他坐在码头台阶上,以膝为案,纪录下眼前4个人和丁月琴的姓名、品名、数目。很快,他们就忙碌起来。南河河工组长陈有信,昨天工作迟缓挨了去复查的建民批评,今天抢先带着队伍,挑着用具物资从南边路上过来了。听先礼招呼,21副担子,在路上摆开一长溜。先礼对仁周说:“我看草就不要称唻,直接装船。草顶上压柴席分别一下。一个组先留三四捆草路上烧饭;只把米油咸菜过个称吧!”

有信和众人都说这样好,省事。于是,纷纷搬草过来,扔给存周在中舱堆积。先礼又吩咐有信将大锹、棍子、草鞋各分成两捆扎好,免得散乒乓不好装船。正忙着,大李庄的长蛇阵从东边过来了。惟宏一马当先,担子一头挑的是被褥稻草,一头是甑子锅和平口大铁锅。建民停下担子,上前问了情况,夸二爷安排得好。说话间,西头又来了一队人马,队伍里传出一声女子的叫唤:“呀,他们都来啦!”

那女子短发,长圆脸,大眼睛,五官匀称,身材苗条又壮实,肩扛一把大锹,手拎一捆草鞋、蒲鞋,健步带风。有人嘀咕说,夏开阳的女将样子就凶。胜我小声对文通发议论:“3个女将一台戏,往后恐怕有好戏看呢!”

文通低声反驳说:“建秀是姑娘,不算女将。二娘是单手人(寡妇的婉称),也没戏。”

“二娘呢?我妹妹呢?”

薛红梅把大锹插在地上,扔下鞋,就快步向大李庄的长蛇阵走来。建秀连忙从“蛇尾”走上前来,笑着叫红梅嫂子,跟她拉手。月琴也走过来,亲热地招呼红梅。3个女人磁铁似的迅速黏乎在一块,好像有说不完的话,直到建民在码头上大喊:“各人把草鞋蒲鞋做个记号,按组扎好,拿上船,把竹竿跟棍子抬上来。女人们好上船唻!”

她们才收住话头。除了先礼和支过前的文通、仁周,其他人包括建民,都是第一次出远门,难免兴奋中带几分憧憬;一下子要离家几百里,胆小没见过世面的人心中还有些忐忑。有人活到一把年纪,还没去过10里路外的村庄呢!太平村的妇女老人孩子都跑来了。镇东3个村庄都有赶来送行、看热闹的,跟太平村有认识的,互相招呼着。大李庄来了包成珍、李陈氏、涂玉兰、文通女将,和十几个男女少年儿童。包成珍不放心建秀,跟月琴、红梅再三打招呼,请她们关照头一回离开家的闺娘。建秀有些生气,说:“不能扣在你的裤带子上过日子啊!我又不是小伢子了,真是的。”

她无法说出口的是,惟宏在旁边,自家不能丟面子,被他看不起。红梅拦住建秀,宽慰包成珍:“大娘放心,妹妹少一根头发,都拔我的赔。”

郭胜我立刻起哄:“我们掉头发你赔不赔?”

南河有个人接道:“都要她赔,她成了秃瓢,家来吓死公爹呢!”

众人大笑。夏开阳也埋头偷着乐。红梅笑骂道:“嚼舌头的,不要惹姑奶奶把你那几根毛薅光了!”

那人假装害怕道:“不敢、不敢唻。”

李陈氏跟存周叮咛一些话,又跟惟耀嘱咐了几句,这时对众人说:“你们男子汉人多,不能欺负红梅,把她当下饭小菜(比喻经常被戏耍)呀!”

红梅笑道:“大娘,我捏起半边嘴也说得过他们。”

文通女将觉得跟文通是“老夫老妻”,不好意思当众亲近,只是隔了众人羞涩地望着丈夫。文通跟她挥手,大声交代:“注意门口。”

涂玉兰跟继根交代了几句说了多遍的话,才退后两步,让儿子进了即将开拔的队伍。有个男孩看着民工们的脚,突然发现秘密似的叫起来:“好玩呢,他们个个穿的草鞋,连3个女的也是。”

先礼听见了,转头看着娃娃们笑道:“对呀,们就是‘草鞋军’!”

孩子们一起大声叫唤:“草鞋军、草鞋军、草鞋军!”

建民说:“不要小看们草鞋军,能打硬仗呢!”

又吩咐开船,招呼队伍启程,然后跟送行的人挥手,大声说:“大娘、嫂子们,伢子们,都家去吧,让两个多月,们就家来过年了!”

这时候,谁能料到有人灰头鼠脸地回来,有人竟然回不来呢?许多民工一片声叫唤:“都家去吧!”

3个女子脱了草鞋,就坐到被褥包裹上面。送行的众人在做最后的叮咛——“吃不要节省!”

“多保暖!”

“力气带长了用!”

“一路顺风!”

一双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一张张表情凝重的面孔,向着亲人们越来越远的背影,和木船越来越远的轮廓,久久不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