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失败的穿越客 > 0010编外人员

0010编外人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虽然相比鳌山卫城南土地庙的破损不堪,崂山上清宫的建筑就宏伟壮观了。琉璃瓦的屋顶飞檐斗拱、气势宏伟,内部曾经雕梁画栋,现在虽然彩绘剥落,但是却依然能够遮风挡雨。

七檩九架的木质结构,不知道用的是什么木材,峁榫拼接,走进大门,来到大殿之中,巍然而立的重檐九脊顶的庞大建筑,斗拱交错,黄瓦盖顶,像是一座金銮殿,只是年久失修,彩绘斑驳陆离,大殿三清神像庄严肃穆。

身体粗壮阔口隆鼻环眼横须的白额虎,手柱着九环大砍刀,对着跟来的十五个脚力,大声喊道:“原本在半道歇息的时候,准备让你们都回去,可是当下时局不好,动乱不堪,你们回家也是吃住艰难,吃喝不继。你们要是加入咱们山寨,山寨虽然不是很富裕,只要你们愿意留下,有吃的有喝的都不会饿着你们,这里离鳌山卫六七十里路远,官府管不着,有钱人欺负不着,卫所百户千户和狗腿子家丁找不着,吃饭咱抢来啥就吃啥,住的在这上清宫大殿里,三清老爷保佑咱们都出门顺利,会山寨安康!”

一段话说的这十五个人都是三分迷糊五分癔症,再加二分提心吊胆。

等一会没有人吭声,没有人表示回家也没有人答应留下。

大当家白额虎又一次高声喊道:“在浮山所你要交籽粒粮,种百户、千户家的土地,要交七成地租;在崂山种地随便你种,收下来粮食自己吃,一粒粮食都不交,没有苛捐杂税,只要勤快干活,好好练武艺,没有人欺负和剥削,各位不回去啦就让老秀才安排安排,有饭吃有钱赚有房住不受人欺负。”

这几句话让所有的人都心动了,包括老林老汉林山子和黄二柱子,这简直就是世外桃源,人人梦想的世界呀。

后边走来一个高瘦的老人,六十以上年纪,一身破烂不堪的长衫,不一样颜色的补丁双肩双肘还有长衫下摆,长衫本来颜色看不清楚,现在花里胡哨的补丁好多都摞起来了,头上的花白头发挽起,用一块布包起来,没有见簪子,但是,这是秀才的专业服饰,戴头巾的秀才老爷。

老秀才很随意地弹一下长衫下摆,双手打拱,微微弯一下腰,微微点一下头,照着十几个人罗圈绕过,开口笑道:“各位乡贤,老朽不才,在山寨已近两载,蒙大头领照顾,三清老爷保佑,众位兄弟抬举,让我负责山寨钱粮,各位随我来。”

新入伙的十五人,愿意不愿意都没有人走,也可能是害怕走不出去。这一条很关键,一般不进山可以随便走,只要你见过山寨里人的面相,更不说知道山寨的居住空间的位置,很难让你再自由离开。

老林老汉被安排去种菜浇水,小林山子被安排去和三个人一起,到附近树林捡拾树枝干柴;还有三个人没有安排的时候,黄二柱子猛然想起这年代识字率极低,赶紧也学着刚才老秀才那样打拱作揖,弯腰不少于三十度,笑着看向老秀才说道:“先生在上,弟子我蒙学多年,随没有进学,诸子百家不通,三百千确实都认得出来,请先生多多指教。”

老秀才一听很是高兴,“山寨之中,只有我拿得起笔杆,不想今天,有后来人了。”

在四百多年前的大明朝,学生学习三百千后,就认识了不少文字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总共要认识几千文字,再继续就要学习所谓的四书五经了。

四书”与“五经”之合称。四书之名始于南宋朱熹,五经之名则早始于汉武帝之时。向为历代儒学子首要研学之书经。其中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春秋》盖由微言大义,故常与其注书《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等合集。

继续学习就是礼、乐、射、御、书、数的君子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中第一的礼:就是礼节,包括对思想和行为的共同规范,似今日德育教育。“礼”可以分为“五礼”,分别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第二种六艺是乐:主要是指音乐、舞蹈和诗歌方面的技艺。在我国古代,这三样东西是不分家的,都是用于贵族阶级的祭祀或者享乐。

第三种六艺是射:指射箭。在我国古代又有“五射”之说,分别为:“白矢、参连、剡注(音同“掩”)、襄尺、井仪”,分别代表弓箭手的五个境界。

第四种六艺御:指驾驭,主要指的是驾驭马匹,在军事中也包括战车或其他武器。“御”同样有“五御”之说,分别为: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第五种六艺之一书:指书法,包括认字、书写、作文、解译。而从整个学习过程来说,又分为“六书”,分别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第六种六艺数:指理数、气数(运用方法时的规律),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广雅》:“数,术也。”

即技术、方法、技巧而已。

自朱熹自下所有孔府门人,六艺精通者极少。

老秀才引领着黄二柱子,沿着上清宫周围慢慢走着,说着上清宫的由来,讲述自己考试秀才的不易,又高兴解说着道教三清的名字和道场。猛然老秀才问道:“二柱子我问你一下,你叫啥名字?”

“先生好,在下祖上姓黄,小名二柱子,还没有名字。”

按照后世电视剧里的情节,按照秀才等读书人的习惯,有着近六十年后世人生经历,四十多年农民工生涯的黄二柱子,来到屋檐下,自然低头躬身、笑脸相迎、小心侍候。

“在山寨中有没有名字一样,好多都不用自己的名字,以后跟我读书,你就是二柱子好了。”

老秀才到大殿看了三清塑像,又到自己住的地方,让黄二柱子写几个字看看,黄二柱子在杂乱放着许多线装旧版木刻印刷的书籍!

老秀才有一点累了,让黄二柱子自己去道观四处看看,不能跑太远在山寨里边随便转都没有问题,只要不让山沟外边放哨的认为是准备逃跑就行。

黄二柱子自己真的认为,要学习一下道教的文化,毕竟道教是中国的国教,本土自生的宗教信仰流派。

特别是作为农民工讨薪却丢了性命,更是莫名其妙来到大明朝,由快六十岁的农民工变为十五岁的军余。

你可以不知道释迦牟尼是怎么由王子变为逃犯,创建佛教!怎么后来佛教被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赶出印度;也不必知道是哪位大神,他为什么坚决反对人们食用死去的家畜,不允许食用任何家畜的内脏和血液制品,不允许食用偶蹄类家畜如猪、毛驴、马等动物的肉,而且七天必须洗一次澡。也不需要知道降生在佰利恒的马槽里的私生子,被犹大出卖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原因和发生的一切,包括他们自己说的、自己证明的各种现象;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优秀后代,最少你要知道老子一气化三清是哪三清,有时间看看道德经,能知道到处都是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内涵!

道教三清,道教用语。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在历史上的出现记载却比太上老君要晚。

元始天尊是道教上清派信奉的最高神。上清派认为太上老君、灵宝天尊、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皆是元始天尊所度。这是道教上清派的观点。如《真灵位业图》此类神谱只是上清派一家之言。

“元始”之名最早记载于南北朝所出的《元始上真众仙记》(枕中书):开天辟地的盘古真人,是天地之精华,自号元始天王。天地构成之后,忽然在石涧积血之中生出太元玉女。太元玉女一出生便会说话,常游玩于大地之上,仰吸元气,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通气结精,而生扶桑大帝东王公与西王母,再生天皇兄弟十二人,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五帝是其后裔。

元始天王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中有七宝、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

第二位是灵宝天尊 ,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的《真灵 位业图》列其在第二神阶之中位,仅次于第一神阶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后来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 。

道经说他是在宇宙未形成之前,从混沌状态产生的元气所化生。原是“二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后托胎三千七百年诞生,住在上清境的玄都玉京仙府,有金童、玉女各30万人侍卫,万神朝拜,超度之人不计其数。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他。

据《云笈七签》引《洞真大洞真经》,灵宝天尊系“玉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玉晖焕耀,金映流真,结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为人”。《灵宝略记》则称“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洪氏之胞,凝神琼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诞于其国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侧,名曰器度,字上开元。及其长,乃启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

第三位三清是道德天尊 ,即太上老君,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是道教初期崇奉的至高神。

原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东汉明帝、章帝之际(58-88),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云:“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浊清之未分。”

将老子神化为先天地之神物,并与“道”相等同。顺帝时(126-144)张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即奉老子为教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