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朝会怒斥奸臣,我只求一死 > 第61章 财源滚滚

第61章 财源滚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白肃开口道:“当国家鼓励商业发展后,万乘之国就会诞生家财万金的大商人,千乘之国就会诞生家财千金的大商人,百乘之国就有家财百金的大商人。

然而这样豪商的出现对于国家而言,却未必是件好事。

有了大量金钱,就可以给予他人利益。

有了利益,就可以驱使国家的百姓,进而控制国家的土地和财富。

因为普天之下小人多而君子少,所以这些大商人大多是无法让国家依仗的,反而是国家所应剥夺的对象。

如果执政者不严格注意运用法令进行引导,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于国家的控制。

这就好比是让一个国家存在两个君主或两个国王了。”

方源问道:“那么应当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

白肃回道:“现在各国收取赋税,大多采用直接征收人头税或田亩税等正税的形式。

如果税赋加重,老百姓就会因为急于交税,所以不得不将生产出的产品抛售,或者将拥有的土地出让来逃避税赋。

按照这种抛售的方法贩卖产品,往往需要降价一半不止。

而这些商品与土地就会落入到财产颇多的商人手中。

所以,商人乘民之危来控制百姓销售产品的时机,使贫者丧失财物,这等于继续加重百姓的贫困。而使农夫失掉粮食与土地,就等于动摇国家的根基。

要想避免这种现象,执政者就要严格控制其山林、沼泽、湖泊和海洋。

因为山林、沼泽,是出产柴薪与牛羊等牲畜的地方。

而湖泊、海洋是出产玉石与鱼虾等鱼获的地方。

所以,应当让百姓到那里去开发,去山林、沼泽狩猎野兽,到湖泊、海洋进行渔猎,然后由政府出面按照适当的价格,收购他们多余的产品。

除此之外,您还需要准备一些余钱作为低息贷款,用于出借给百姓,作为他们购买口粮果腹、添置农具和养蚕工具的本钱。

而放贷的时机,也必须把握清楚。

百姓急需用钱的时机,经管子总结,一共有六个。

即:春天的耕地的时机,下一步的收麦的时机,再其次的种芋时机,再其次的种麻时机,再其次的除草时机,最后是大雨季节降临、农田锄草培土的时机。

只要把握好这六个时机,百姓就不会因为短时间生活陷入困顿,而抛售自己拥有的产品与土地了。

而邻近各国的百姓也会被吸引而来,纷纷来到国内开垦荒地从而定居下来。

《管子》有言:私爱之于民,若弟之与兄,子之与父也,然后可以通财交殷也。

(对百姓的爱护,能够像弟之与兄,子之与父的关系一样,然后就可以沟通财利,相互支援了。)

这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啊!

只要经年累月的执行这套计划,您所向往的王道教化,很快就会到来的。”

方源听完白肃的一番诉说,忍不住起身拜服:“听先生一言,真是令我茅塞顿开。今日所见所闻,真是超乎想象,先生之才竟至于斯!”

方才白肃的这番话听起来轻飘飘的,然而却都是实打实的干货。

首先是提醒方源抑制豪商巨贾的出现,防止他们垄断各项产业,动摇国家根基,从而架空整个国家的管理机构。

之后,又给出解决之法,让执政者从源头抓起,直接将出产资源的各项产业收归国有,不允许私人持有。

但与此同时,这些资源又不禁止百姓进山开采,防止出现国家与民争利的情况。

如此一来,商人就成了浮水之萍,虽然看起来美丽,但却失去了根基。

如果他们安安心心做生意还且罢了,一旦他们想动歪心思,也翻不起多大的风浪。

因为商人的作用在于贸易,即帮助百姓完成商品交换,商人本身却并不生产任何产品。

但如果让他们掌握了出产商品的资源,那就会动摇国家的根基了。

之后,白肃又提出以国家贷款的方式周济一般百姓。

寻常百姓的抗风险能力本就脆弱,每年劳作也仅够糊口而已。

一旦碰上点天灾人难,他们就会沦落到卖儿鬻女的境地。

而每每这时,就是那些大商人扩张势力的时候。

但有了国家贷款后,这种现象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幅下降,等于以国家手段强行帮百姓托底。

想到这里,方源终于明白为何楚仁会强力推荐他向轻重家请教学问。

墨家之义与儒家之仁虽然让人心向神往,但对于一般百姓来说,终归还是比不上轻重家的真金白银有说服力啊!

白肃笑眯眯的望着方源。

他今日之所以愿意为方源解惑,一个是因为钦佩他的声名,另外却也包藏了些私心。

虽然儒家的先圣孔子对管子赞不绝口,但不少儒家弟子依然不是很瞧得上轻重家学子,认为他们就是一帮掉进钱眼里的虫豸。

这虽然有儒生们自己存在偏见的原因,但也有不少轻重家弟子只重金钱不重道义的缘故。

白肃一直苦于没有办法扭转轻重家的风评,可方源今日登门却给了他一个机会。

就连方源自己可能都不知道,他如今在儒家弟子中的地位,虽然距离几位先圣依旧遥远,但在目前在世的大儒当中,他依旧排在了相当前列的位置。

如果方源登门拜访的消息传出去,轻重家的名声肯定可以好转不少。

就算儒生们死鸭子嘴硬不愿意改口,至少那些尊敬方源的百姓们,也不会对轻重家白眼相看了。

而且,虽然天下谣传方源之所以离开秦国,是因为在与韩是的斗争中失势。

但天下商会在咸阳的情报网络传回的消息却告诉白肃,事情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秦王一直对方源青睐有加,这一点从她在方源出秦后,却依然重用范仪就可以看出。

所以,白肃判断,方源不归秦则矣。一旦归秦,必定主政秦国。

而且,韩是驱逐商人的政策让天下商会在秦国经营多年的销售网络,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不少商会下属的商队被像是赶鸡一样逐出秦国。

虽然白肃并不看重经商利益,但眼睁睁的看着多年心血毁于一旦,要说他不生气,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对天下商会来说,与其让韩是继续执政,不如换方源上位。

虽然儒家和轻重家的关系并不算太好,但轻重家和法家简直就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了。

哪怕方源上台后制定的政策再混蛋,还能比韩是的政策更王八蛋吗?

最重要的是,方源看起来并不像是普通儒生那么迂腐,如果能让他理解轻重家的益处,那么等他返回秦国执政后,未必会按照儒家的路子继续针对轻重家。

古有吕不韦奇货可居,现在白肃也打算效仿吕不韦,押宝方源,好好地玩上一把复古风。

想到这里,白肃继续向方源熏染着轻重家的思想。

“当然,国家财政的发展,不能仅限于开源,还必须得进行节流。”

方源躬身道:“愿闻其详。”

白肃道:“现在天底下最烧钱的事,莫过于战争。

蓄养十万甲兵,他们每天烧柴与吃菜的消耗可以用掉十里平原的收入。

一次战争,每天的费用可以用掉千金的积蓄。

如果一直发动战争,久而久之,怎样能维持下去呢?”

听到这里,方源还未说话,阳刃先开口提问了。

“可即便我们不去侵略别人,别国就不会侵略我国了吗?去年魏赵攻击我国,若不是方先生出马,我国早已国土丧尽,社稷颠覆。您怎么可以不重视军事的发展呢?”

白肃笑道:“战争有很多种方法,并不是只有在军事上战胜别国,才叫做战胜了。

当初桓公虽然成了天下霸主,但苦于四夷不肯臣服,于是便询问管子。

桓公说:四夷不肯臣服,他们的叛逆政策怕会影响天下,而使我国受害,我们有办法解决么?

管子回答说:吴国和越国不来朝拜,就用他们所产的珍珠和象牙作为货币。

发人和朝鲜不来朝拜,就用他们的高贵皮张和皮服作为货币。

北方的禺氏不来朝拜,就用他们所产的玉壁作为货币。

西方的昆仑墟不来朝拜,就用他们所产的良玉美石作为货币。

所以,当那种含在口中而不见的珍珠价值千金时,八千里外的吴越就会来臣服朝拜了。

当一张豹皮是价值干金的时,八千里外的发和朝鲜就可以来朝拜了。

当揣在怀里或挟在腋下都不显眼的白玉价值千金时,八千里外的禺氏就来臣服朝拜了。

当发簪耳饰之类而能价值千金的东西,是用玉石璆琳和琅玕制成的时,八千里外的昆仑虚就来朝拜了。

所以,对这些宝物如果没有人妥善主持管理,对各地的经济事业若不去联系,远近各国不能互利,四夷当然不会前来朝拜了。

桓公听从了管子的意见,于是这些国家售卖自己出产的宝物,便纷纷来到齐国朝拜了。

这就是所谓的,运用金钱与利益去战胜别国使他们屈服的方法啊!”

阳刃听了纳闷不解:“可这样一来,不就让其他国家赚取了我国的金钱吗?仅仅是为了让其他国家朝拜,便付出如此大的代价,这样真的值得吗?”

白肃听了笑而不语。

这时,陶然上来为他作答:“当然不会了。子坚,我问你,铜币与黄金可以用来杀人吗?”

阳刃这个曾经的刺客对于这套自然熟门熟路,他回答道:“当然不能,它们只能用来收买人,然后再让别人用刀兵去杀人。”

陶然笑着说道:“既然如此,给了他们铜币与黄金又能如何?

况且,如果真的想要降服他国,又何必动用铜币与黄金呢?

当初齐桓公想要讨伐代国,于是便询问管子有什么方法可以降服代国。

管子回答说:代国出产一种白色的狐皮,这种东西十分的稀有,请您用高价去收购。

桓公大惑不解,于是询问管子原因。

管仲回答道:白狐的皮毛适应寒暑变化,所以只有六个月才会出现一次。您以高价收购,代国人就会不顾白狐皮难以获得,而只想着它能卖出高价,所以一定会有大批的人猎取。

这样,齐国还没有真正出钱,代国的百姓就一定会放弃农耕而进到深山去猎狐。

代国的邻国离枝国听到消息,必然会入侵代国北部。

当离枝国入侵代国北部,代国国内又没有余粮,所以必定归降于齐国。

您就放心的派人带着钱去收购白色的狐皮就好了。

桓公因此便派中大夫王师北带着人拿着钱到代国,收购白色的狐皮。

代王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对他宰相说:代国之所以比离枝国弱,就是因为缺钱。现在齐国出钱收购我们的白狐皮,这是代国的福气。您火速命令百姓搞到此皮,来换取齐国钱币,我将用这笔钱招来离枝国的百姓。

于是代国人放下农业,走进山林,搜求白狐的皮张。

结果过了两年也没有凑成一张,离枝国听到消息以后,就侵入代国的北部。

代王知道后,大为恐慌,就率领士卒保卫代谷地区。

但离枝还是成功侵占了代国的北部领土,代王只好率领土兵自愿归服齐国。

这就是齐国没有花一分钱,仅仅是派使臣交往三年了,便降服了代国的故事。”

阳刃听完这个故事瞠目结舌。

冯通的眉头也是一跳一跳的。

他们从没有想过,居然还能用这样的方式去降服一个国家。

代国虽然不大,但民风彪悍,春秋时期的北方霸主晋国想要讨伐他都得伤筋动骨。

可管仲居然能不动一兵一卒,甚至一分钱都没用,就把代国安排的明明白白。

不愧是能匡扶桓公成就霸业的能臣,轻重家的开山祖师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方源听完,心中也是一阵慨叹。

管仲的这些故事,他怎么越听越耳熟呢?

闹了半天,这不就是贸易战吗?

果然,历史是个圈,玩来玩去,还是几千年前的这一套好使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