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梁海阳的连队驻扎在东北的一座著名的海滨城市,依山伴水、人杰地灵,和他老家的黄土高原有着天壤之别。以往对世界的认知被重新改写,它第一次流光溢彩般展现在年轻的海阳面前。
传说中艰苦的军旅生活在海阳看来却非常轻松,部队的训练再苦再累,也比他在砖厂搬砖轻松得多,那可是真正的“搬砖”,而不只是一种比喻。而且部队的伙食很好,每天都有肉吃。要知道,海阳家在陷入困境以后甚至都很少吃到细粮。
第一次野外拉练时,海阳终于见到了大海。
他和战友们矗立在海岸公路边的悬崖上,大海在几十米高的峭壁之下,海面上漂着几艘捞海蜇的小渔船。天高海阔,朝霞万丈,视力可以眺望无限远处。
退潮中的大海波澜不惊,海阳却心潮澎湃。不知道是谁先起的头,年轻的战士们对着大海疯狂呐喊,喊出来的声音没有意义,但是海阳却仿佛听见了自己蜕变的声音。
海阳在那一天突然长大,当他一年多后第一次返家探亲时,已经从一个大男孩变成了一名英姿飒爽的士兵。
中国的义务兵役制度是两年,服役期满后退伍或者留部队暨选士官。海阳很快适应和爱上了军旅生活,他想留在部队,可是也明白想实现这个梦想并不容易。
幸运的是他的朴实很招人喜欢,被给予了非常多的关照和帮助。一位姓赵的连长尤其喜欢他。
赵连长多次嘱咐海阳要利用在部队里的机会多学有用的本事,比如修车。
刚聊到这个话题时,海阳并没有太往心里去,因为汽车在他的家乡还远未普及,日常所见大多也是跑运输的货车或者拖拉机那样的农用车,这让他觉得修车和自己太过遥远。后来有一名叫小满的战友说他家就开着修车厂,一名普通修车工人一个月能挣好几千块,海阳这才动了心。
短暂的新兵连生活转瞬即逝,海阳的战友们都说分兵种的时候最好能进汽车队,要是能给领导开上小车就更好了。但是那需要过硬的关系,这些海阳可玩不起,他只能惴惴不安地等待着,最后当上了一名机械兵。
告别新兵连的时候,同样面临转业的赵连长语重心长地告诉海阳,机械兵是累一点、苦一点,而且还要背几个月的理论知识、要通过很多轮严格的测试和考核,但只要技术好,退伍后的天地一定比只会开车的司机更广阔。海阳听得热血沸腾,虽然对机械兵到底是干什么的还懵懵懂懂。
下连队以后,他看着眼花缭乱的武器和军车蠢蠢欲动。但他这种低学历的新兵蛋子,且轮不到去学习实在技术呢。现在的部队里有很多大学生新兵,他们优先获得了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再过了些日子,同一批战友里又被选走了十几个去学驾驶。但是海阳不着急,他踏踏实实地从最底层的维护保养做起,再慢慢学习钳工、车、刨、铣。
他年轻好学,而且对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难的事情只要真钻进去了就没有做不好的,所以参军才刚一年,海阳就因为技术过硬被评为了优秀士兵,并记嘉奖一次。很快,他又开始学习维修车辆,如愿以偿。
这时他已经可以申请探亲,家里也催促了好几次。挂念儿子当然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是家里已经给他安排了相亲。
在中国很多地方的农村,年轻人的人生轨迹是这样的:很早就相亲,相上了就定亲,条件好的家庭还会摆定亲酒,于是一对刚刚认识的少男少女在亲友眼中就几乎等同于是夫妻了。
富裕家庭的孩子可能一毕业或者退伍就摆喜酒结婚,双方到了岁数再领证。而贫困家庭的孩子一般会先出去打几年工,攒够了结婚的钱和彩礼再回来举办婚礼。
梁海阳也认为这些是天经地义的事。
由国家报销路费的十天探亲假结束了,海阳准时归队。
“新婆姨咋样?”战友们打趣地问他。
海阳呵呵憨笑着拒绝回答,但是有一天当他偷看一张照片时却被战友抢走传阅。照片是那种典型的县城照相馆拍摄的艳俗“艺术照”,浓妆艳抹得让被拍的人严重失真,好在海阳知道真人要比照片上的模样可亲可爱得多。
她叫李艳芝,她对海阳也十分满意。
19岁的芝和海阳相亲一次就速配成功,面对爸妈的询问她羞红了脸,非常慢地点了点头。
两个人同县却不同村,两个村子只相距十来里地。这样挺好,既保持距离又不影响走动。
芝的母亲是从米脂嫁过来的,熟悉西北风土人情的人都不会对米脂婆姨陌生。米脂自古“出产”贤良淑慧的美女,比如貂蝉就是米脂人。
芝忠实继承了米脂婆姨的强大基因,她不但白、美、高还丰满。所以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亲戚们看到海阳带回家来的胡露露时,他们有多么诧异和疑虑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芝的家境曾经比海阳家好很多,但前几年她爸上了假种子的当,家里赔了老本儿,所以在选择女婿的时候,她的父母已经不再过分挑剔了。
芝已经去成都的一家火锅店里打工了,海阳返回部队前,两个人又匆匆地见了一面,虽然还是没好意思多说几句话。
她给海阳留了手机号码,但那时海阳还没有手机,于是两个人选择了写信这种最传统的联系方式,象父辈一样慢慢培育自己的爱情。八壹中文網
和平年代的军旅生活紧张而且规律,两个人每周互通一次的信件让这种生活变得温柔多情。其实芝和海阳一样没有多么丰富的才情,也不懂怎么用文字去谈情说爱,信里写的无非就是彼此的生活流水帐,再捎上几句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两个人的理想慢慢地合二为一,那就是等海阳退伍后去成都与芝汇合,彼此照应,一起打工挣钱,攒够钱后回家结婚,婚后再回成都继续打工。
在更遥远的未来,芝和海阳会至少生两个孩子。孩子先交给老人照顾,到了上学的年纪,芝和海阳将会把生活的重心从成都搬回老家。
那可能已经是十年以后的事了,他们将用奋斗多年攒下的积蓄在老家县城开家饭馆或者修车厂,从此落叶归根,过起本本分分的生活,不再奔波。
那时候,海阳绝对想不到人生的下一站会是北京。